信任他人可以延寿

2018年12月10日 10:35:11 | 来源:生命时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 侃

  信任,不仅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能提升个人的安全感、幸福感。近日,瑞典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公布的新研究又为信任增加了一个理由——信任有益健康、有助延寿。

  全球陷入信任危机

  咨询机构“爱德曼国际公关”对全球28个经济体3.3万多人进行调查,并发布《2017年全球信任晴雨表》。该报告显示,世界平均信任指数由2016年的50下滑至47,这是信任指数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首次下滑,全球似乎陷入新一轮“信任危机”。

  我国的社会信任度也不容乐观。2013年1月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信任陌生人的只有20%~30%。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不信任,从而导致社会冲突增加。

  最近几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我国社会总体信任度有所提升。然而,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件仍让人们彼此缺乏信任和安全感。记者搜索2018年11月以来的新闻,发现欺诈相关的案件时有发生:吉林省特大骗保案,上百人受骗,涉案金额上千万元;湖南省娄底市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受害者高达数百人;浙江临海破获网上购物“退款不退货”诈骗案;多地先后破获外卖骑手招聘诈骗案……《生命时报》也经常接到全国各地读者反映假医院、假学校、假保健品等问题的信件。这些不法之徒的欺骗行为使人们不敢相信他人,甚至患上“欺骗恐惧症”。

  日前,《生命时报》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100位市民,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回答2~3个健康相关调查问题。结果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记者主动上前搭话的行为显示出较高警惕性和不信任。近80名受访者表示“不想回答”“没有时间”或直接迅速走开。其中,女性受访者的警惕性高于男性,中青年受访者的警惕性高于老年受访者。从这个随机调查不难看出,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怀疑一切”的病态情绪。这种“不相信”的情绪,已经渗透进不少中国人的生活:吃饭不相信食品的安全性,看病怀疑医生是否给自己多开了检查,旅行质疑铁路行业解决买票难的能力和诚意……

  信任他人好处多

  为何我们失去了信任他人的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表示,信任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整体效应。经济进步使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过去简单纯朴的民风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水平相较于经济发展有一定滞后,这是失信现象和欺骗行为产生的一项重要社会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宜音认为,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信任主要面临三种由内到外的转变,即从户口所在地内流动到户口所在地外,从计划体制内转移到市场体制,从熟人圈内延伸到熟人圈外。这些传统的信任体制被打破,而新的信任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造成信任下降,转型期社会信任危机频发,人们对社会信任问题日益关注。

  实际上,社会转型不应成为我们否定或抛弃信任的理由。信任对增进个人健康、集体团结、社会和谐都有不可低估的力量。

  近日,瑞典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展的一项联合研究就发现信任对健康有益。研究人员根据美国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受访者的处世方式、经济状况和信任水平等指标,随后将分析结果与美国国民死亡率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排除了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和社会阶层因素,无法信任他人或生活在信任度较低的环境中都会缩短寿命。相较于信任度高者,大约会缩短10个月的预期寿命。还有不少研究显示,以多疑、寡信为缘由之一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多种慢性病风险显著增加。

  张侃解释,怀疑会使人身心俱疲,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信任他人时不仅减少了冲突摩擦,也会减小心理压力,有助增强安全感,改善情绪。心情平静、愉悦是长寿的重要原因,信任他人则是好心情的必备条件。

  和谐社会的良性循环离不开信任。信任不仅有助拓展朋友圈,还有助促进集体团结。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依赖细致的分工协作,完成任何一个整体项目都需要合作者间彼此信任。手术台上的患者把自己的性命放心地交给医生,是他们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家长把幼小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儿女把家中的老人送到养老院,是他们对看护者的信任……社会轴承的运转,都离不开信任的支撑,信任越多,社会越和谐。

  信任度提升,需社会共同努力

  信任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心灵契约,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自律。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说:“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现代生活远比通常了解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诚实的信任之上。”

  张侃认为,信任能力的提高是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的产物。他建议,增强个人的“信任力”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以诚待人。“诚”和“信”相辅相成。从我做起,多以真实的自我与人交往,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就能获得更多信任,带动社会整体信任度提升。第二,分辨是非。信任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敢于信任不等于盲目轻信。第三,“加强武装”。知识储备是信任他人的基础。只有加强自身教育水平,才能充满自信、理智信人。

  从社会角度,提高整体信任度有三种途径。其一,依法办事。在法治不断健全的当下,严格依法行事是提高信任度的最佳途径。其二,重视教育。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在科学、社会和法律方面的知识水平,是提高信任度的长远手段。其三,舆论引导。媒体应该加强对良好社会道德标准的宣传报道,为提高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塑造高信任度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