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儿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苏实践的新篇章。
从12月9日起,《江苏新时空》栏目推出"我苏40年"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各项事业发展的壮阔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回访和记录各行各业领风气之先的探索者、亲历者、推动者,重温风云激荡的历史,触摸波澜壮阔的瞬间。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受他自1985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递和平发展理念的信念和坚守。
今年9月18日起,每天清晨,前12名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者,可撞响和平大钟。通过这种特殊的祭奠方式,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寄托哀思。
参观市民:“应该常态化,让我们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牢记这段历史。也同时让我,应该珍惜今天这个幸福生活。”
81年前,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暴行。为铭记历史,1985年,在南京江东门集体屠杀和"万人坑"丛葬地遗址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之后,每十年这里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扩建。2014年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2017年底,纪念馆完成第三次改造,增加了"人类记忆"主题,使南京大屠杀主题更加突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料部负责人艾德林:“这些照片墙上面,有一部分幸存者照片灯是熄灭的,这是去年9月30号到现在为止,不断离开我们的幸存者老人们。093743希望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细节,让一代代中国人铭记这段历史教训,不要让这种历史的悲剧再重演。”
从原本很小的场馆,到如今达到年流量 800 万人次的参观规模;从最初属于南京人的记忆,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入世界记忆名录;从每年的地方性悼念活动再到国家公祭 …… 这些年来,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纪念馆在搜集、保护南京大屠杀历史铁证,固化幸存者口述证言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相关史实的国际传播,先后30多次赴海外举办展览。通过国际和平人士的历史照片、文字记录以及电影胶片资料,讲述日军侵华期间发生在南京的这场历史浩劫,表达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心声。同时,通过微信和微博平台,不断让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在世界范围传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我觉得这是对纪念馆整个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的事件。会有利地促进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传播,有力地保障我们整个场馆,更加按照国际化的水准来运行。”
目前,纪念馆展陈面积2万平方米,已展出文物史料6000余件。建馆33年来,这里已累计接待各类观众近亿人次,其中,外籍观众约900万人次,青少年观众约5500万人次,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陈振宇 张正 颜斌 龚俊杰 魏玉卿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