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作|走进新时代的援藏干部:沿着孔繁森的足迹

2018年11月28日 10:51:1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只有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知道,大自然有多壮美就有多残酷!援藏干部们在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的环境里长期工作生活,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可他们依然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地奔赴西藏,正如他们的优秀代表——孔繁森一样,缺氧但不能缺精神。

  2018年8月16日晚,河北的一名援藏干部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微信:“第六批援藏干部、陕西电信援助阿里电信的余波同志,因长期缺氧导致急性肾衰竭,于今天18:30左右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世长辞,沉痛哀悼援友!”

  “他才36岁啊,这么早就走了!”听到这名援藏干部微信语音里哽咽的声音,刚从西藏阿里采访回来的记者沉重的内心又多了一份沉痛。

  “余波们”明明知道,在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烈的环境里长期工作生活,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可他们依然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地奔赴西藏,正如他们的优秀代表——孔繁森一样。

  2018年7月18日~8月2日,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一行4人组成的采访小组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中央媒体赴藏采访团,先后采访了数位援藏干部。巧合的是,有两位名字中都有个“军”字。“军”在西藏人民心中是个神圣的字眼,藏语称解放军为“金珠玛米”。

  缺氧但不缺精神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历史悠久的大昭寺、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碧波如镜的玛旁雍错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西藏美丽圣洁、神秘高远,令人心驰神往。

  “只有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知道,大自然有多壮美就有多残酷!”来自北京的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孙向军回忆着当年刚到拉萨的感受。

  孙向军个子不高,戴一副金边眼镜,俨然一介书生。2013年,中央党校作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的对口支援单位选派援藏干部。当时,在党校工作的孙向军主动请缨提交了申请。当年7月,他成为了中央党校第七批援藏干部。

  刚到拉萨不足一个月,孙向军就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到日喀则、阿里地区16个县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然而刚到海拔4700米的阿里措勤县,他就感冒发烧了。在高原上感冒发烧可不是件小事,严重者极有可能会导致肺水肿和脑水肿,从而危及生命。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返回拉萨治疗、休息。

  “任务没完成,怎么能中途回去!”孙向军选择了一个土办法:拼命喝热水,感冒冲剂一次就喝上四五袋,然后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发汗,就这样扛了两天,居然好了。

  “在西藏缺氧但不能缺精神,没股子精神头,啥也干不成!”孙向军凭着这股子执拗劲儿,用5年时间跑遍了西藏所有的边境村,在“治边稳藏”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组织编写了“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研究丛书,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在孙向军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张他搂着一个小男孩儿在布达拉宫前拍的照片。“这就是我儿子!”孙向军用手摩挲着照片,微笑的脸上透着慈爱。

  援藏这几年,孙向军最对不住的就是儿子。2013年进藏时,孙向军的儿子才6岁。刚上小学,是最需要父亲的时候,可他却一直不在儿子身边。

  虽然心里愧疚,但孙向军不后悔。他说:“一个有境界、有作为的爸爸,对一个男孩来说,比在身边陪他、教育他更为重要。”话是这么说,可孙向军是真想儿子啊!

  每年暑假,孙向军都会让儿子到西藏待上一段时间。记者采访孙向军的时候,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儿正好在拉萨。

  “我觉得我爸还是挺厉害的。他在西藏工作,海拔特别高、特别难!其实……挺想让他早点回来的!”小家伙儿面露羞涩,说着说着便哽咽了。

  “有一次他抱怨道:‘你为什么总是一次次回来,又一次次走开?’我无言以对。”孙向军搂着儿子的肩膀,泪水浸湿了眼圈儿。

  安静的屋子里,这一大一小两个男子汉在记者面前都在强忍着泪水。

  每天下班后,孙向军会抓紧时间指导儿子复习功课;不忙的时候,还会和儿子在操场上打打篮球。说起打篮球,这父子俩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孙向军的儿子还特意为记者露了两手。胯下运球、精准投篮一气呵成。“这都是爸爸教的。在我心里,老爸是一个超级英雄!”这个生龙活虎的小帅哥神气地对我们说。

  “援藏对我的一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儿子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他学会了独立,也懂得了理解和感恩,这让我很欣慰。”孙向军的言语中对儿子充满了期待。

  援藏5年3个外号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就像负重20公斤;气候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不足75毫米,而且“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举目望去,除了地上的针茅和固沙草,几乎看不到任何绿色……

  这就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阿里;这就是孔繁森曾经工作的地方。

  记者刚到阿里地区的噶尔县,在一个便民超市里居然发现,在内地常吃的瓜果蔬菜一应俱全。

  “这些瓜果蔬菜都是我们当地自己产的,多亏了高书记啊!”正在买菜的张大姐自豪地说道。

  她提到的高书记,就是噶尔县委书记高宝军。这是个面色黝黑、淳朴中带着坚毅的陕北汉子。2013年,身为陕西省延安市委副秘书长的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援藏。当时有亲友同事说他“脑壳子坏了!”

  在西藏5年,高宝军别的没得到,却赢得了3个外号。

  “你看,这茬油麦菜今天就要收割,那边的西红柿也熟了,我们种的西瓜还特别甜,一会儿我带你尝尝。”高宝军和记者坐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大棚里聊了起来,俨然像个农民。

  “我刚到阿里普兰县援藏时,了解到当地1斤土豆7块钱,1斤辣椒12块钱,到了冬季,1斤草莓120块钱,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面对老百姓吃菜难、买菜贵的问题,高宝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动起了在高原种植大棚蔬菜的念头。

  “高书记,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种大棚蔬菜,不是开玩笑吧?”面对周围人质疑的目光,高宝军利用一个多月时间,下乡村、入农户、走市场、访菜商、进菜地、测水质、验土壤,深入考察论证,得出的结论是:普兰种大棚蔬菜完全可以。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他挨家挨户做农户的工作,多次开会说服引导广大干部,统一思想,最终成功了。普兰县百姓有史以来第一次吃上了大棚蔬菜。

  2016年8月,高宝军调任噶尔县委书记,大棚蔬菜也随之到了噶尔县。当地百姓高兴地给他起了个外号———“菜篮子”书记。

  因气候干旱少雨,阿里还流传着“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说法,可高宝军不信这个邪。在成功种植高原蔬菜后,他又在噶尔县搞起了绿化。几年下来,噶尔县大街小巷绿树成行,进入县城的主干道两旁还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绿化带,曾经缺少生气的高原县城绿了、美了、靓了。为此,他又赢得了“种树书记”的名号。

  高宝军经常下乡,这两年的行车里程超过了8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两圈。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大地震,与其毗邻的普兰县民房受损严重,他不顾余震危险,带领干部坚持在抗震抗灾一线,连续3天几乎没有合眼,因劳累过度和高原缺氧,晕倒在了路上。为此,大家都叫他“泥腿子书记”。

  记者问高宝军:“普兰是您在阿里工作的第一站,您会想念那儿的老百姓吗?”

  “当然想啊!记得离开那天,本来不让他们送,也不允许(这样做)。可没想到,几个乡镇的干部,所有村的村干部,中尼边境上的边防战士,还有寺庙的僧人,都来了……”没说几句,高宝军已是哭腔,泪水在眼里直打转。

  “听说您在普兰工作期间,老母亲做过两次大手术,您都不在身边?”记者继续问道。

  “我那两年都在重要岗位,没办法回去。尽管工作上感觉干得挺充实,也有了一些成效,可对家人、对孩子照顾得就少了一些。‘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只能是尽忠尽不了孝,尽孝尽不了忠,只能顾一头。”此时的高宝军早已是热泪盈眶。

  更出人意料的是,2016年3年援藏期满后,高宝军主动申请从延安调到了噶尔县工作,由一名“援藏干部”成为了一名“在藏干部”。

  阿里,早已成为高宝军的第二故乡。

  精神的力量

  离开阿里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噶尔县孔繁森小学里的一座教育史馆,这也是孔繁森纪念馆。走进纪念馆,一尊庄严肃穆的雕像矗立在记者眼前,让人肃然起敬。

  这就是阿里人民始终铭记的老书记、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

  24年过去了,可时间并没有冲淡孔繁森精神带来的感动。看着他生前使用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生活用具;看着他深入基层,与各族群众、基层干部、边防战士等在一起的一幅幅照片;看着他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后,阿里各族干部群众撕心裂肺地哀哭画面,记者的内心被深深感动了。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5年来我前前后后来了有十几次,每一次都是一种感动、一种鞭策。孔繁森同志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援藏干部!”高宝军一边介绍纪念馆里的照片一边说。

  援藏是艰苦的、孤独的,时常又是危险的。据记者了解,仅2013年至2016年3年,1513名(含中途轮换人员)第七批援藏干部有421人(次)患过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性疾病,63人因公受伤,有的还像余波一样长眠在了这片热土上。但艰苦的环境没有吓退这支队伍,他们奋战在西藏各个战线上,为西藏长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会尽力避免,但有时候这种牺牲是你必须面对的。”高宝军坦言。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天极税务事务所所长张骁是位藏二代。因为父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在援藏中做了大量工作,他耳濡目染,对以孙向军和高宝军为代表的援藏干部非常钦佩。他说,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西藏精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孔繁森精神,再到新时代的“孔繁森”精神,这是一种伟大的传承。各个时期的援藏干部为西藏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援藏干部,他们精神需要永远发扬。”

  采访结束了,记者乘坐的越野车奔驰在广袤的高原上。车窗外,油画般的景色一幕幕掠过:清澈的狮泉河,连绵起伏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明镜般的湖水,安静的藏野驴,奔腾的雅鲁藏布江……这是孔繁森热爱的山山水水,这是一拨又一拨援藏干部守护的热土。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