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者:荔枝小演员 潘贞瑞
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是大型国学系列剧《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融产品之一,每期邀请一名荔枝小演员走进录音间,朗读一则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系列故事据相关史料和遗闻轶事整理加工而成。每周二在江苏影视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同时第一时间同步至荔枝新闻、喜马拉雅和蜻蜓。感兴趣的听众也可以登录搜索“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关注收听。
《微言》第二十讲 冉求篇(二)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
音频原文
有一次,冉求的同门师弟公西赤,在孔子的举荐下出使齐国,考虑到自己走后,家中老母无以为生,他便委托冉求向国家拨一些粮食,以备自己走后老母亲食用。冉求向孔子咨询建议,孔子听说情况后,就说:“那就给他满满一釜子的小米吧。”釜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釜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六斗半。
冉求有些为难,于是说,“公西赤要去很长时间,老师您看是不是能再多给他一些?”
孔子于是回答,“那就再给他添上一庾吧。”庾也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庾相当于今天的两斗多一点。
冉求还想再说什么,孔子却把头扭向一边,闭目养神去了。冉求退出后,心想老师太小气了,公西赤这一走就是三年两载,这么一点米根本无济于事,于是自作主张,给公西赤划拨了八十石(dàn)小米。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既没有怀疑冉求假公济私,也没有批评他自作主张,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公西赤出使齐国,乘的是宝马香车,穿的是锦帽貂裘。这是个肥差,他到任之后,一定有能力让他的母亲衣食无忧。咱们鲁国的存粮的确不少,但那些粮食是用来周济穷人的,而不是给富人锦上添花的。君子周急不继富。”
冉求听罢老师的教诲,佩服得五体投地,赶忙向老师行大礼认错,“在弟子心中,只是同门师兄弟,而在夫子眼中,则是全天下的百姓啊!”从此以后,冉求学会了心怀天下,更加以百姓的福祉为己任。
潘贞瑞
传承文化 剧说国学
儿童演绎 启迪成长
大型国学系列剧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