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40年,光影忆从前|南京城最后的箍桶匠

2018年11月19日 09:37:1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2018年,改革开放的脚步跨入40周年的历史节点。若要把这40年看做是一部绘声绘色的电影,必定扣人心弦,精彩纷呈。80年代,我们能看到煤油灯下,母亲在为一家老小纳鞋底。90年代,邻居们聚在院子里一起看电视,瓜子壳与笑声齐飞。00年代,家中抽屉的铁盒里塞满了车票。10年代,微信、直播让我们即使远隔万里依然亲密如旧。

  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推出“我苏40年,光影忆从前”短视频系列,为你放映40年前后的故事,唤醒你回忆里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电影要开始了!

  ➼ 一项少有人传承的箍桶技艺 

  生活不止眼前的熬夜蹦迪,还有未到中年就开始的秃头发福和面瘫。养生早已不是老一辈的专属,年轻人的保温杯里早已泡上了枸杞。

  90后养生法了解一下~

  掐指一算,养生怎么能少得了泡脚桶呢~杨树勤——南京城最后的箍桶匠,他箍的泡脚桶,环保又保温~

  《南京城最后的箍桶匠》说的就是在改革开放前后,杨树勤坚守工匠精神的故事。我不允许还有人没看过这个视频! 

  从淮安来到南京,一只锯子、一把刨子,就成为了杨树勤的谋生手段。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木头与刨刀的每一次摩擦,奏响了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像浪花一般的刨屑儿,亦是老人人生旅途上绽放的繁花。

  70、80年代,老人专门打家具。到了50多岁,身体爬不了高,改为箍桶。而这项箍桶技术,是老人祖传的技艺。老人说,他刚入行的时候,整个原木业非常兴盛,那时仅仅在南京下关一带,箍桶匠就有五六十人之多。那个时代的人们离开了箍桶匠,就没办法生活了。因为,不仅脸盆,就连饭勺、锅盖……都是木制的

  箍一个桶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拼缝、拼板、铲槽、上底板、抛光等过程,都需要杨树勤亲力亲为。有些人,明明是一个人,却硬是活成了一支队伍~

  作为一门祖传的技艺,老人的儿子杨光,大学毕业后,放弃轻松的工作,选择子承父业。“传统必须要有人传承”正是这股信念,促使儿子决定开始学手艺。

  杨光说:“推陈出新才是传承的最高境界。”他在父亲圆形木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椭圆形的泡脚桶,更符合人体曲线,节水保温。

  其实,使用木桶的历史很悠久~古代,人们就会选择用木桶沐浴泡澡,木桶的保温性能真是让人舒服的灵魂发颤!

  从前,木桶还可以用来蒸饭,蒸出来的米饭带有淡淡的木香,吃过的人都说好。哎,我的屏幕怎么脏了,擦一擦~

  发展到现在,木桶的用法一直保留至今,不仅在吃穿用度上随处可见,就是玩具、创意摆设也是用木头做的。

  从前的技艺一直在造福现在的人er,大晚上用木桶泡一泡脚,泡走一天的疲惫,再搭配看剧《我们的四十年》,真是美滋滋~

  改革开放40年,变得是一批批从事不同岗位的人,不变的是对技艺传承的坚守。计划经济时代,基于对物质的需求,我们更需要机器来代替手工技艺,以此提高产量。改革的40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对质量的要求成为现代人的信条,对于这种精益求精、追寻淳朴自然的工匠技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追根究底,是物质需求满足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更需要工匠精神的灌溉。

  手工也许会被机器取代,但是,手工业者的匠人精神和品质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骄傲,这种精神永不会被取代。

  今天,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便利。但是,有些古老的技艺依然需要我们去传承。追求品质、回归自然的这种工匠精神,更需要我们去坚守、弘扬。

  别因为走得太快,就忘了我们来自哪里。

  更多光影故事,请戳下方☟☟☟

  我苏40年,光影忆从前|系列专题

  视频来源:南京台

  编辑:乔然 沈琴(实习)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