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的毒贩吗?他们的疯狂是否让你义愤填膺?你是否也想成为缉毒警察,去金三角捉拿毒贩?其实,除了正面交锋,禁毒也可以这样来——在国家禁毒办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的禁毒实验室里,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正在开展"毒品违法犯罪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他们应用最新的高科技,研发新方法、新设备,和公安缉毒警一起"打毒怪"。
△实验室里有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
通过化验人体 1.5 寸长的毛发,就能查验是否吸毒、吸毒多久?在药大丁家桥校区的禁毒实验室里,31 岁的药学院博士后杨大松正在操作一组精密仪器。"人体的毛发有固定的生长速度,其代谢物会在毛发中累积,因此当人吸食毒品后,毛发中就会有微量的毒品原型及代谢物。通过测定毛发样本,便可推算吸毒时长和周期。"杨大松说,他们的实验设备,可以在一小时内,检测一个毛发数据样本,精准率在 99% 以上。"一般化验 1.5 寸长的头发,就能反映过去 90 天,嫌疑人是否有毒品使用情况。"
△禁毒实验室里,博后杨大松正在做介绍
实验室这套仪器灵敏度高,测试结果精准,但在杨大松和他的博后同学眼中,仪器还不够"酷",因其体积较大,要求一定的温度、适度以及真空环境,不便于携带。"我们正在研发小型的便携式检测仪,大小就一个双肩包,那样缉毒警就可随身携带了。"
而实验室里另一项发明也很新颖,通过检测毒品本身所含的微量元素,比对世界毒品生产集聚地的土壤和水份微量元素数据,就可以追溯毒品源产地,为警方直捣毒巢,提供精准信息。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博导狄斌教授介绍说,实验室里不仅有药学博士,还有不少从事植物研究、化学元素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前段时间,两起看起来并没有联系的贩毒案,因为毒品微量元素检测属于同一产地,被并案处理,并梳理出运毒、贩毒的路径、路线,为破案提供更多线索。
记者了解到,11 月 14 日,"毒品违法犯罪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项目已上升为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更多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加入其中,项目负责人徐慧教授透露,2019 年起,药大将首次招收 10 名药学专业禁毒方向研究生,未来招生规模还将逐年扩大。"截至 2017 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 255.3 万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禁毒工作需要更多人才更多科技助力。"徐慧教授说。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方媛)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