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科学之美——梁琰 | 新时代的中国面孔

2018年11月15日 20:24:1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国大地沧桑巨变的40年,也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40年。伴随改革开放脚步成长起来的人们,被时代推动,亦推动时代。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担当者、亲历者、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一个个“中国梦”的生动样本。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重磅推出系列人物报道,为你捕捉新时代下鲜活多彩的中国面孔,带你一起感受中国发展的蓬勃动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逐。


  大自然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设计师,它在设计特别精妙的结构。将这些看不见的精妙结构,通过视觉上一种非常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让大众对自然、对科学产生新的感觉、新的认知。

  梁琰是一名科学可视化探索者。我的工作是让科学的美打动更多的人。

  科学可视化,就是把一些科学上的抽象概念、现象和过程等,用比较严谨的图形图像和有冲击力的视觉表现出来。例如,化学反应是一类很神奇的科学现象,我们平时是看不见的,借助特殊的拍摄方式、电脑的图形图像,则能将它直观地呈现在大众眼前。

  化学反应的过程很难控制,很多时候,为了捕捉到想要的画面,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与拍摄,才能筛选出满意的结果。

  让这些化学反应中稍纵即逝的美妙瞬间被更多人看到,是我从事科学可视化最初的动力。 

  我很喜欢化学。报考清华大学的时候,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化学系。在我眼里,清华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能接触到国内国外各种各样的新知识。

  读研的时候,我下定决心,干脆就出国去看一看,于是2005年去了明尼苏达大学。到了国外,我发现科学可视化是一个发展相对成熟的领域,它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在科技场馆、教育领域等,还有专门的科学纪录片。当时,国内做科学可视化的人很少,我就希望回国之后能把这件事情做起来。

  2014年9月底,我的第一个项目“美丽化学”(英文版)上线,各种各样的媒体开始报道,一下子就火了包括瑞典的诺贝尔博物馆在内的很多机构找来,希望我们提供一些定制化内容的服务。

  大家给我的定位是科学可视化艺术家。艺术家这个头衔,我是很不敢当的,毕竟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因为我已经不再去做科学研究了,也不能说我是一个科学家。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科学传播者,或者说是科学可视化领域的一个探索者。

  有的时候,我会做一些公众讲座。很多人在看完我们的视频之后,会说很美,很喜欢,甚至会很感动。这让我挺有成就感。  

  我是一个特别热爱大自然的人,大自然里的很多东西都让我着迷。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去公园里面捉昆虫捉鱼。这样的经历对我现在做的事情特别有帮助的。我女儿现在上小学平时我会特意引导她观察大自然,希望她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从我和我女儿的成长来看,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一旦有了兴趣之后,就不需要别人在后面推你了,你会主动来找事情做。所以我就希望能做些“科学+教育”方面的尝试,改变大众对科学的认识,让更多的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 

  2017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课定位成了基础课,也就是它应该跟数学和语文同样重要。我们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契机。虽然没有办法做教科书,但是我们可以做与教科书匹配的数字内容,所以就有了“美丽科学”这个项目。

  目前我们开发的教学资源大概有一千五百所学校在试用,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合肥、天津等地的学校老师们的反馈非常好,孩子们也很喜欢我们的内容。因为,有了视频素材的辅助,课堂体验不再枯燥和单一。比如,孩子们虽然从课外了解到蜗牛有很多牙齿,但认识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上。我们拍摄的视频,则能把这样一个科学事实直观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我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前,我们没有办法和技术把这些东西呈现出来。现在,我们有了这样的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就能在很早的时候,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发现,原来科学是一个很酷的学科。

  可能我们呈现的,只是未知世界的一小部分,但是将来,他们可以像寻宝一样,去做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

  【编者手记】

  科学在普通大众的心中,往往是冷漠的、艰深的。然而,梁琰和团队向我们展现出了科学的神奇与美丽。在看视频的时候,我们不仅有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更感受到好奇心被点燃和重塑。

  当孩子们在课堂上与这些美妙的视频相遇时,相信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已被唤起。这也正是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服务于教育的最大意义。

  进入专题,了解更多>>

  我们正年轻——新时代的中国面孔

  (编辑/刘静)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