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者】海门叠石桥:联通五洲 民营经济迸发新活力

2018年11月07日 19:21:03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人物和事迹。一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为更好激发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江苏广电总台10月8日起推出《致敬改革者》专栏,聚焦为江苏改革开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挖掘改革开放生动故事,集萃改革开放思想观点,展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有益借鉴。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南通海门叠石桥多管齐下,通过质量、品牌等多方面提升工程,不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家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最近召开的首届海门叠石桥家纺国际博览会上,3000多个家纺品牌集中亮相,吸引了巴基斯坦、也门、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商人前来采购,整个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0亿元。

  也门客商TALAL:(叠石桥)是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更加吸引我们来这边,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像卫浴用品、日用品,也可以从这边拼柜以散货方式一起出。

  市场的火热得益于叠石桥先进的贸易模式。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将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列入全国三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之一,采购物品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可在当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相比以前将货物拉到上海、浙江报关,时间和费用都节省不少。中小微企业还可以通过"拼柜"的方式出口,一个集装箱里常有十几种以上的商品,让许多没有自营出口权的民营企业有了闯荡世界的机会。

  南通红月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蔡美燕:一个(集装箱)柜子五六千元的运输成本就省下来了,还有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货了,以前我们需要找外国人,现在到这边来,是外国人找我们了。

  叠石桥的每一次发展壮大都是一次改革创新。1985年,由当地政府出面,将原本地摊市场升级为县级集贸市场,同时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鼓励农民从事绣品生产,并开通至上海的联营班车,一年后,家纺市场所在地三星镇一跃成为海门第一个亿元乡。1992年,叠石桥绣品城开始兴建,通过规范的销售渠道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2500个商户入驻的叠石桥绣品城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绣品专业批发市场。2001年后的十年间,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相继建成三期工程,整个市场成交额呈指数级上升。2015年,"叠石桥"品牌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通过授权的家纺企业或品牌都可共享"叠石桥"这一集体商标。

  原江苏叠石桥市场管委会副主任顾兴宝:用捆绑式的叠石桥的一个名字出去,这样大大提升了叠石桥的品牌影响力,通过打造(叠石桥统一品牌)能够抱团闯市场,增加小企业的效益。

  如今,叠石桥的家纺产业集群,已经覆盖周边8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50多万,拥有家纺企业2500多家,家纺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亿元,外贸供货额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未来,叠石桥将围绕生产领域和专业市场,培育世界级家纺企业品牌和贸易中心。

  江苏叠石桥市场管委会主任王帆:我们要做国内国际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从单纯家纺的床上用品,还要向大家居的概念来拓展,要沿"一带一路"进行布局(设点)做我们叠石桥市场。

【关键一招话改革】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叠石桥家纺市场通过 "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将一个乡镇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变为品类齐全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大市场。借助国家政策红利,内外贸结合,主动抢占国际市场,打造全球家纺中心。这一生动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规模化发展、集中优势打造地域性品牌,是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刘聪琳 李洋 田远 黄元 编辑/刘瑷辉)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