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是在我国分析化学领域钻研逾半个世纪的泰斗,是长期从事精准单细胞探测的科学家,也是甘于为科学研究"嚼菜根"的老者。已经81岁高龄的他,依旧在科学研究的路上,诠释着奋斗的意义。
走进陈洪渊院士的实验室,他和团队成员正在自己的新成果--"单细胞高时空分辨分析系统"上,观察细胞的微小变化。这台耗时近八年开发出的原创仪器,能精准测量单个细胞内分子的变化,大幅提高细胞检测的准确率,能为疾病,譬如癌细胞的更早发现、临床诊疗,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 徐静娟:“以前的话,仪器设备能做到,我们拿头发丝来比较的话,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现在我们希望能定位到千分之一。另外在时间上,原来可能做到毫秒级的,那我们现在希望能做到微秒级的分析分辨。”
说起自己和分析化学的缘分,陈洪渊笑说,其实他大学主攻的是放射化学,1960年毕业留校后,被分到分析化学教研室任教。当时国家还交给他们研发化学仪器的任务,要求他得同时掌握力学、数学、电子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那时二十来岁的陈洪渊,一面泡图书馆、挑灯夜战,学习电子学;一面向业界前辈请教,试制测量放射性强度的仪器。不到晚上12点不睡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陈洪渊:“我就有个自信,我要搞出名堂来,为国家争口气。”
1984年,借着去德国访学的机会,陈洪渊花10万马克在当地买了一台电化学分析仪,带回南京大学,按当时的汇率,这台仪器相当于三万多美元;而当时陈洪渊每月的收入只有273美元,这几乎花光了他的大半积蓄。但就是这台仪器,成为陈洪渊和团队打破国外垄断,研究出自己的化学分析仪的开始。仪器只有一台,团队成员就轮流用;缺经费,他们连实验用的记录纸也反复使用。从理论研究,到攻克一系列困扰生命分析化学的难题,以陈洪渊为首的科学家们,开创了许多生命分析领域的"第一"。然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已年过六旬、成为中科院院士的陈洪渊,又带着团队成员,参与开发原创的化学分析仪器。2013年,他和团队研发出现在仪器的雏形,这距离他们开始从事这项工作,已经过去了30多年。
南京大学教授青年长江学者 江德臣:“我们的学生几乎每一天都在做探针,我们每一年学生要做将近几千到几万根探针,才能够得到一些非常有效的数据。”
如今,关于化学分析仪器的研究还在继续。每天,家住鼓楼的陈洪渊,依旧坚持早上9点准时到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上班,下午6点后离开。晚饭后,他还会继续处理科研工作直至晚休。在弟子江德臣的手机里,有这样一张照片:有一次刚下飞机的陈洪渊为了赶科研材料,把每一处错误都修改了,可叼在嘴里的面包却一直没动。陈洪渊说,科学研究是他的本职,"嚼得菜根",才能做好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陈洪渊:“我一定要能做出结果来,一定要攻克科研难关,我扎下这股子(劲),才能一步步往前走。”
正是凭着这份坚持和奋斗,今年81岁高龄的陈洪渊主持完成国家级各类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890余篇,培养120多名博士和硕士。2015年,《Nature》杂志将"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糜梦逸、冯水清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