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青年马克 ·西格蒙德(Mark Siegmund)突然红了。
他的一组航拍上海的“大片”,经社交网络传播,引来数以千万计的点击量。
走红并没有改变马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轨迹,他每天准时去建筑师事务所上班,下班后背着自己的相机在上海各处拍摄。
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摄影爱好,马克关注最多的都是建筑。
在他眼中,建筑是有生命的,他想留住建筑的每一个光影瞬间。
1
马克一头金发,五官深邃,身高而瘦削。
这个有着典型老外面孔的来自德国莱比锡的青年,却说自己自小是个中国迷,“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看中国电影。”马克笑着说。
2011年,在德国主修建筑学的马克,作为学校第一批外国留学生,得到了前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交流机会。
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跟我想象中太不一样了。”马克说。
马克想象中的中国,应该无不展示着东方古国的传统和含蓄,但他看到的上海外滩夜景,却处处昭示着璀璨魔都的现代化。
当时的马克还并未意识到,他的生命会和这个城市在未来产生那么多的链接。只是,学习建筑的马克,在看到上海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看到新天地的石库门,看到豫园的飞檐斗拱,看到静安宝塔的金碧辉煌时,他敏感地意识到,这与他此前看到的所有建筑样式都并不相同,他希望能记录下这些建筑的瞬间。
2
“迄今为止我大概已经拍摄了超过10万张照片了。”马克说。
在上海的7年多时间里,马克在工作之余,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背着他的相机到处走。
马克笃信“练习”的力量。于是每次外拍,他都会拍很多很多的照片——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方式的拍摄。
马克说,摄影不仅是他的爱好,更是他严肃认真以待的一桩事情。为此,他专门为自己添置了大量专业摄影镜头,并购买了无人机进行航拍。
马克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人,在他的同事也是他的朋友们眼中,马克非常热情。
热情的马克,喜欢用热情的颜色为他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而温暖的橙色和热烈的红色便是马克照片的主旋律色之一。
马克个人最得意的代表作,便是一张他在春节时拍摄的上海豫园。在后期处理中,他独具创意地在建筑物前方PS了许多飞扬的红包,令整个画面添了一份喜气与生机。
3
在马克看来,成就一张好照片,50%源自拍摄——摄影师需要等待时机捕捉光影,需要选取不同的角度为画面构图;而另50%则需要进行后期图片处理。
“每次拍摄结束,我会逐一看所有的照片,如果我拍摄了200张照片,我会从总挑出20张导入图片处理软件中进行后期调色,然后再从20张中选择2张最喜欢的,而最终,我只会选择1张上传到社交网络上。”马克说。
马克固执地从不挪用商业模板。他亲自为照片设计后期效果。
“你不要花钱买别人的效果,这有什么意思?”他操着略显生硬的中文认真地说道。
4
马克坦言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摄影及后期处理过程中的繁琐细节并不会让马克感到烦躁。相反,他享受追寻极致美的过程,并享受当他最终将这份心意以摄影作品的形式呈现、传达给他人并被他人接收到后的喜悦。
马克的职业身份是建筑师,如今他作为拍摄上海大片的摄影师而“走红“,但马克说,他更愿意被称为“创造者”。
“我创造建筑,我创造照片,未来,我还会进行视频甚至电影等相关的创作。”
Mark视上海为他的缪斯女神,是他创作的灵感之源。
他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即将步入第八年。
“我是马克,这些年,我与上海共成长。”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