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设立世界城市日的上海世博会《上海宣言》中提出,“城市应尊重自然,优化生态环境,加强综合治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共同创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近年来,徐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大采煤塌陷地、宕口修复治理与利用力度,加强生态修复,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再造、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点击观看视频↓)
一泓湖水见证“煤城蝶变”: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这是十多年前人们对贾汪的印象。2008年,江苏省提出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徐州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地贾汪潘安湖区域,成为首批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地方之一。
(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
把时针拨至2017年12月12日,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视察,就选择了徐州。站在潘安湖神农码头上,总书记指着眼前蔚蓝天空下的万顷碧波说,如今的贾汪,是“真旺”了。
在治理的过程中,贾汪区拿出5亿元"抛砖引玉",通过各种途径融资20余亿元,大手笔开发潘安湖湿地,拉开了百年矿区生态转型的大幕。
(潘安湖水见证“煤城蝶变”↑)
5年间,贾汪先后投入50亿元,整个潘安湖湿地项目开发面积达52平方公里,开园水域面积9平方公里、大小19个湿地岛屿,成为徐州新的生态明珠和城市名片,形成"南有云龙湖,北有潘安湖"的格局。
远处波光粼粼,候鸟成群掠过湖面;近处绿意盎然,三五成群的市民尽情地奔跑欢笑……过去的采煤塌陷区蝶变成“江南水乡”,这也让百姓获得了深深的幸福感。
一抹翠绿治愈“生态疮疤”:
除了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也是徐州的生态之殇。
(金龙湖宕口公园↑)
秋日里的金龙湖宕口公园,木质栈道沿山势向上,两侧花草掩映。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是一片废弃的采石场。用绿色修复弥补“生态疮疤”,在废矿山上种树苗,在石缝间播撒草籽。10年间,曾经的采石宕口变身城市东区的生态景观。
(绿色,已成为城市主色↑)
曾有业内人士称,6.92万亩塌陷地的成功治理为贾汪带来了足够的关注度与赞誉,但是真正让贾汪的转型发展之路,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借鉴价值的原因,其实还得益于贾汪向境内283座缺水少土的秃山荒山“进军”,让每一座“秃头山”披上“绿衣裳”,以及修复水生态再现“泉城”风采等同步治理措施。
一份经验打造“中国方案”:
靠自己的技术治理,徐州在全国创造了采煤塌陷治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的徐州模式、徐州经验。
目前,徐州已相继完成完成九里湖、沛县安国湿地等共计20万亩的采煤塌陷地整治项目,使各类塌陷地变成了耕地和涵养生态功能区,同时,采用生态绿化、岩壁造景、历史遗存保护等手法,对主城区42处采石宕口实施修复,生态恢复率达到82.4%。
徐州城市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赞誉。今年10月1号,徐州荣获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署在城市治理、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与我市达成了合作共识,决定由徐州牵头制定生态环境修复国际导则,系统总结徐州生态修复治理经验,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