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而食从土中来;只有善待土地,土地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随着“土十条”的颁布,全社会对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江苏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主办的“2018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10月22日、23日在南京举行。江苏新闻广播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联合推出系列报道——“环保大咖背后的故事”,今天来认识一位土壤环境医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滕应。
“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壤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在2018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开幕式上,滕应研究员作主旨演讲,说的还是他研究了25年的课题——土壤。出生在贵州山区的滕应自幼就感受到土地的稀缺,全家人的生计都依靠家门口山坡上的那几亩耕地,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就能保证一家人一年衣食无忧。在滕应的儿时记忆里,常常光着脚和父母一起干农活:“在田里干活,最直观的感觉,不同质地的土壤、不同肥力的土壤,赤脚站的话明显不一样,质地比较好的土壤踩下去感觉是非常舒服的,那种沙质土壤就会有刺痛感。”
1993年,滕应考取了贵州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将当时所能借到的土壤学方面的巨著通读了一遍,老一辈土壤科学家们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令其深受鼓舞,对土壤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这是滕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着皮肤被侵蚀,他十分心痛,找到一种高效、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修复办法是其努力的方向,在对比了各种治理方法后,他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微生物生态修复上:“土壤里面本身微生物资源是很丰富的,像1克土里面微生物数量多达百亿,品种多达百万个,有的可以降解有机物,有的对有毒的重金属进行形态转化,使得毒性降低,微生物不仅数量众多,并且更加原生态,从国际发展来看,生物修复技术更符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在滕应看来,长三角一带经济发展快,工业场地附近的耕地污染风险大,尤其在钢铁和焦化等企业周边的土壤中,多环芳烃等一类有毒有害污染物浓度偏高,不仅影响农作物,还会渗透地下水,应加紧修复,保证粮食安全。他和团队在江苏、浙江等地进行的微生物修复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我们通过将根瘤菌接种到豆科植物上以后,根系的微生物活性就增强了,本身根瘤菌就是可以降解多环芳烃,同时它也能够激发土壤里面本身的土著微生物,这样会整体促进污染物降解,现在种一季下来,土壤里多环芳烃浓度下来已经下降30%了。”
有了效果是不是就直接可以推广?对此,滕应保持了一个科学家的谨慎,“还要再观察几年”!眼下,人类对微生物的了解只有约1%,灿烂的微生物的世界刚刚打开了一条门缝,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去探索。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 编辑/蒋婕)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