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需有“导向”思维

2018年10月22日 11:27:0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张小草

  为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浓墨重彩地宣讲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主办,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光明网承办的“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系列论坛,将于10月25日上午9时举办第一场论坛。(10月22日《央广网》)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40年的砥砺奋进、40年的春华秋实,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从国企改制到民企崛起,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得以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迈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方位、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新的现代化时间表,如今的改革已步入了啃“硬骨头”的深水区。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砥砺奋进的路上还需具备“导向”思维。

  树立目标导向,坚定改革方向,切忌“三心二意”。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在过去的40年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守这一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如今,从十九大以来修改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决定,到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监察委设立等重要议程,再到博鳌亚洲论坛凝聚经济全球化共识,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互利共赢的中国方案受到与会各方好评,也充分显示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态度”。历史与现实的多次实践证明,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正确方向,确保在新的征程上蹄疾步稳、久久为功。

  树立大局导向,注重统筹协调,切忌“零敲碎打”。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改革有破有立,责任有依有据,权力有收有放”。在改革初期,为确保在更多经济领域取得突围,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考虑不多。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改革必须以大局为重,而不能计较局部利益;要“算大账”、“算总账”,不能只顾当下不谋未来、只顾一时不谋长远。“零敲碎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胡子眉毛一把抓”等缺乏统筹协调的改革观念,难以取得实在的效果。只有实现好各领域改革的有效联动,才能确保改革事半功倍、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树立落实导向,克服形式主义,切忌“务虚走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开放近40年来所创造的奇迹,靠的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相比较以往的改革工作,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其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为突出。能否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评价改革成败的唯一指标。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争在朝夕、又要干在方寸,既要当一往无前的“拓荒牛”,还要做埋头工作的“实干家”。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立足深入调研作出决策,力戒形式主义、避免刻舟求剑、切忌务虚走空,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以实在的行动换取改革的成效、群众的满意。

  新时代呼唤改革新突破,新征程上改革大有可为。在新起点上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破除妨碍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弊端的“除旧”过程,也是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的“布新”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改革方向、注重统筹协调、扎扎实实推进,以“导向”思维引领改革在新征程上劈波斩浪、风帆高扬,做好、做实全面深化改革这份新的“历史答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