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列为国家"七大战略"之一。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位于南京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国际化发展的道路,通过转制激发创新活力,在现代物流、城轨交通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成为覆盖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集团化研究所。
江苏台记者沈杨:我现在是在南京有轨电车的富春江西街站,在我身后的这块屏幕上,可以实时显示下一列班车距离我还有几站,甚至可以精确到多少米,能实现这样的精确数据,依赖于中国电科14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有轨电车信号调度系统。
研发这套系统的中国电科十四所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成立初衷是承担国防建设雷达技术科学研究和雷达装备实验设计、生产、维修等任务。1956年后,十四所从修配进入自行设计阶段。在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物质条件匮乏,大量核心关键技术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14所人立下军令状,用10年时间研发出脉冲多普勒雷达,这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划时代意义。
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邢文革告诉记者,我们所主要是雷达为主,因为那时候计划经济,国家都分工分好的。90年代,改革开放实际上走了一定过程以后,对军工行业我们单位的变化比较大。
进入新世纪,2002年,响应国家号召,集团公司成立,14所开始规模化培养雷达人才。预警机是各国国防竞争的重点领域,14所组成老中青梯队,用了8年时间研制出空警2000预警机,填补了我国大型预警雷达的空白。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军工行业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14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邢文革说,环境也变了,业务也变了,国家的安全需要国防建设也变了。经营的角度来讲,可能发生多元变化,自己要去找饭吃,本来是等饭吃。
老牌军企开始了转制的探索之路。2017年,党的19大提出深化国防工业和军工院所改革。14所积极响应,体制上,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推进岗位分红、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等政策落地,充分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同时发挥上市公司核心平台作用,吸纳省内优势资源,实现国有资产的倍增效应;业务上,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实施,成立70年的14所,不忘初心,在建设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上依然奋勇向前。
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总体研究部副部长伍光新说,军品它讲究的是一个国家的使命、责任担当,民品更强调的是一种利润,更强调的是一种经济效益,整个是一个社会化配置的资源,它是在社会化大的竞争中,使得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为了更好实践军民融合理念,近年来,十四所积极创新,探索军用技术、军用资源、优秀人才转为民用的有效途径。围绕"国防、科技、电子信息"核心领域,重点开展智能制造、军民两用雷达、轨道交通等军民融合重点项目,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形成了独特的"预研-技术-产品-产业"全流程军民融合发展路径,盈利能力逐年增长 。
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所长胡明春说,坚持创新驱动,我们也是响应习总书记的要求,在这一块加大投入、加快转变,从原来的以服务军工市场为主,把军民贸都当成我们的主战场,一个技术要服务于三个市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沈杨 冯水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