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可没想到:影像记录家的变化

2018年10月08日 11:29:3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一个时间片段,每一组对比照片,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浓缩着家庭、人物和环境的变化。苏州市民谈燕,用影像资料记录着家的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谈燕正在整理相册。一直以来,家庭档案每年都在做着,这些年的照片也都整理归类得井然有序。这次,是把重要的照片翻拍后,将电子照片保存在电脑里,便于查找与翻看。

  先步入父亲母亲的青葱岁月,一位文雅素净的小姑娘,静立在端坐的老人旁,齐耳的短发,白底碎花的短裙,还有一双布鞋,那是谈燕14岁的母亲。那个年代,拍照是一件奢侈的事,谈燕父母一直珍藏着仅有的几张照片,也让它们至今完整地留在了家庭相册中。

  岁月,是由一叠叠照片串起来的,一个个画面,定格的是时光飞逝的瞬间。很多时代久远的黑白照,因没有文字记录,已无法知晓确切的背景,留有遗憾。谈燕说,她的奶奶当时他们没见过,因为当时到台湾去了。相册里一张奶奶的照片是唯一的一个影像,他们只是看照片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奶奶。

  谈燕幼年时的满月照、百日照、六个月留影、周岁留念,都保留着。大概,是初为人父人母的那份喜悦感,才让父母省下生活费,抱着她去照相馆拍照留念吧。

  谈燕13岁的时候,表姐买了一台黑白照相机。于是,她和妹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有了第一张合影。1986年,在黄山景区,他们留下了第一张全家福。

  在上中学时,苏州开了一家照相馆,可以拍当时很流行的艺术照。为了“尝鲜”,谈燕和几个小姐妹早早就去照相馆门口排队了。谈燕说:“轮到我们的时候还要化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化妆,化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还要穿新奇的衣服,戴帽子、眼镜。觉得,哎呀,怎么还能这样子拍照。”

  1978年,苏州震泽镇上开了一家金中照相馆,这是镇上第一家个体照相馆。金忠师傅把新的摄影技术带到了古镇,新的理念很快就取代了原先正规的传统照相。虽然已经很多年没见,但谈燕再次走进金中照相馆的时候,金忠师傅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金忠师傅说,他对谈燕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当年,她也算是照相馆的常客。“她的照片气质比较好,所以会把她的照片拍了以后出样照,吸引其他顾客。”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金忠师傅的照相馆从1978年开业至今正好40年。金忠师傅说,这40年,他见证了时代的飞速发展。不管是照相技术还是照相设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用的是胶卷,拍照冲洗照片至少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现在拍了照片立等可取。   

  90年代,谈燕的父亲买了第一台海鸥牌相机,但大部分都是为工作拍照。2005年,谈燕加入摄影队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当年,谈燕为了买一本影集,要省吃俭用几个月才能存够钱,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社会飞速发展,现在只需要一个硬盘,就能存放所有的电子照片。谈燕说,她觉得每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以前大家拍不起照片,到现在人人都是摄影师,都是专家,都可以拍,随时随地。”

  日复一日,时间不动声色地向前流去,所有的家庭故事,留在了光影里。一本本相册,包含着一个普通家庭成长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画面,却有着全家人相拥相守的欢乐;没有大紫大红的光芒,却有着恬然从容的笑脸;没有豪华炫耀的场面,却有着时代进步在百姓生活中留下的烙印。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孙艳 编辑/韩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