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的守望——于士涛 | 新时代的中国面孔

2018年09月30日 19:02:5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国大地沧桑巨变的40年,也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40年。伴随改革开放脚步成长起来的人们,被时代推动,亦推动时代。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担当者、亲历者、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一个个“中国梦”的生动样本。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重磅推出系列人物报道,为你捕捉新时代下鲜活多彩的中国面孔,带你一起感受中国发展的蓬勃动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逐。


  我叫于士涛,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塞罕坝机械林场是1962年国家林业部建的,处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最开始建场的时候,这里荒无人烟,土层以下全是沙石。很难想象现在塞罕坝的一百多万亩林子是怎么被一棵一棵栽起来的坚守塞罕坝林场到现在,融入了塞罕坝人太多心血,这是林场人的命根子。

 

  三代人艰苦创业 半个世纪秉承绿色使命

  我是2005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开始从事最基层的生产作业。感触最深的,就是条件的差。

  当时住的还是火炕,早晨五点多就要上山,晚上七八点才能回来。冬天的井都不好使,喝水也很不方便,打水经常连桶带人摔跟头。

  当时林场比较干旱,极端天气很多,又经常刮大风,嘴也爆皮了,脸也晒得很干,人都看不出模样来了,那时真想过一走了之。

  但是第二年春天一上班,林场的领导给我们讲了造林之初的故事,让我们了解老一代是怎么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忍受着这些极端天气,才把林子造下来的。

  林场人最好的一点就是传帮带,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老一代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全都教给林场的年轻人,怕这片林子经营不好。

  老一代的故事给我造成了很大冲击。我想:老一代都有这样的毅力,自己吃了这点苦就想放弃?当时就坚定了信心,继续干。

  塞罕坝精神是魂 百万亩林海是家

  我们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造林,从62年建场以来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几年,我们在土层特别薄的石质山地造林,进行覆膜作业,尽最大可能地保证苗子的成活。在这方面我们研究了很多,现在种植方法得到了了认可,被大面积推广了。

  造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才能看到成果。也可能几年后才发现,苗子长不起来,造林失败了。

  这种天气比较闷的季节,容易引起火灾。

  我们最怕的是风。风一吹,草干到一定程度,见个火星就有可能点着。这种时候,我们心里就很紧张。

  但是我们倾注了很多心力,很多工作人员战斗在防火事业的第一线,五十六年来林场没有发生过大的森林火灾。

  这片林子里凝结着一代代人的心血和坚守。这么多年,遭遇了多少旱灾、雨凇灾害,都没把他们打垮,有些老同志一提到这些,就会眼眶含泪。

1977年,林场遭遇雨凇灾害

  虽然需要战胜的困难太多,但每每看着自己造的林,看到苗子们长势好,成活率高,就特别欣喜。那种幸福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

  塞罕坝人坚信,只要人不倒,树就一定能栽起来。凭着这份意志力和决心,造出了这一百多万亩林子。

  和养孩子一样,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每一步,都要造林人悉心照料。忘掉自己的孩子可能吗?不可能。

  这就是家,树就是家的一份子。

  1962年建场至2017年,我们塞罕坝林场造林共计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0%。

  造出这片林子,就是塞罕坝人最大的成就。

  编者手记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从荒寒遐僻、黄沙漫漫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卫星云图上的塞罕坝百万亩人工防护林,会让你明白塞罕坝人的使命与担当。

  这些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集体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写满塞罕坝人的坚守。用朴实汗水浇灌沙地绿苗的他们,是现实中的“超级英雄”。

  进入专题,了解更多>>

  我们正年轻——新时代的中国面孔

  (文/编辑 黄河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