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更集约 更多元 更高新 江苏产业援疆带给当地人新生活

2018年09月25日 15:54: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新一轮产业援疆中,江苏援疆干部结合江苏新疆两地特色,深挖两地产业优势互补的潜力,产业发展更加多元,产业更新不断升级,给当地人带来新生活。

立足纺织产业特色 带动就业近5000人

  在新疆伊宁县三润集团新伊工厂,维吾尔族的纺织工人热孜艳木正在缝制裤料。

  热孜艳木是当地牧民,南通援疆工作组在当地引进纺织产业后,热孜艳木成为当地最早一批纺织工人。曾是家庭主妇的她之前没有任何收入,现在每个月能领一笔称意的工资,热孜艳木笑容满面:“1月29号南通培训回来之后,每个月给我的工资是1700多。产量高的话,我们工资就多。”

  热孜艳木所在的三润集团,是南通援疆工作组打造的家纺服装产业园中的一家纺织企业。目前,家纺服装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吸纳七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近5000人。

  伊宁县委副书记、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组长张华告诉记者:“南通是全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因此南通工作组立足南通纺织产业的特色,促成伊宁与南通的优势互补。内地很多地方没有土地,没有劳动力,生产成本比较高,两地可以产生很好的互补作用。”

  从牧民到纺织工人,像热孜艳木这样的家庭主妇要面对距离远、家庭矛盾等难题。南通工作组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通过走访梳理出40条问题,并逐一解决。现在,热孜艳木和同事们不仅可以享受往返班车,还可以享受孩子就近入学等福利。张华说:“我们通过分门别类,比如说他家离园区比较远,所以我们专门组织了车辆,提供接送服务;关于小孩上学的问题,我们就地给他们安排一些学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住宿和生活习惯的问题,我们根据他们不同的民族,提供不同的服务。”

发展民俗旅游 带动当地青年就业致富

  在“乡村旅游模范村”霍城县央布拉克村的茶点人家,当地维族青年们正和游客一同载歌载舞。这是江阴援霍城工作组根据江阴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打造的特色民俗旅游观光项目,通过发展民俗旅游,带动当地青年就业致富。23岁的维吾尔族女青年祖比努尔,是观光区的一名讲解员,她告诉记者,“我以前是一个普普通通在家里干农活的村民,有了景区之后,在这儿工作两年了,一年收入两三万,可以给家里带来一些收入。”

  相比北疆伊犁地区,南疆环境更加恶劣,援疆工作更难开展。新疆克州乌恰县海拔两千多米,常州援乌恰工作组则结合常州产业特色,建设常州高新技术和人才推广中心,并引进常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常州援乌恰工作组组长李文涛说,“事实上是给乌恰的老百姓、牧民,用上高科技,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南疆的水,含矿物质很多,通过净水企业的科技,让老百姓喝上更健康的水。又比如说引进的装配式房屋,又保暖又抗震,老百姓很满意。”

  不拘是现代农业,还是特色产业,江苏各地援疆干部都结合当地特色,立足新疆实际,由“输血”转变为增强新疆“造血”能力,在新疆广阔土地上结出一串串硕果,改善了当地生活条件,提振了当地百姓的精神面貌。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编辑/蒋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