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连夜进行彩排
开幕式文艺演出彩排
代表队引导员在彩排
塔沟武校学员在鼓面上表演
啦啦操表演志愿者在彩排
作为本届省运会开幕式最震撼的一个节目,来自塔沟武校的660名学生演出的《飞渡》可谓极具震撼效果。前天傍晚,乘坐了12个小时大巴后,塔沟武校的团队终于抵达扬州,休息了一小时直接入场,进行了首次彩排,整个彩排从晚上8点一直排练到凌晨近1点钟。
抓准鼓点保证整齐划一
抵达扬州当晚就开始排练
“我们是早上5点从登封出发的,12辆大巴开了12个小时抵达了扬州,吃完晚饭就进场彩排了。”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说。前天晚上8点,来自塔沟武校的学生们顾不上旅途的疲惫,抬着90面大鼓就走上了开幕式主舞台。
“大家先看好点位,注意自己前方的参照物,我知道大家都比较累,但是我们必须把所有动作、音乐、画面都走一遍。”来自塔沟武校的多位教练在场上指导学生们进行走位,力求一遍完成。刘海科告诉记者,在本月的10日,整个节目才在学校排练完成,达到最终的效果。抵达扬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合光、合音乐,学生还要熟悉场地。
“大家四个八拍必须到位。”在学生们走动时,场上的教练再次用对讲机发出指令。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对于《飞渡》这个节目,塔沟武校的教练们非常注重节奏感。学生们在走动时,口中整齐地喊着口号。
据刘海科介绍,660人共同完成的节目,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在节目确定下来时,他们让参演的每个学生听音乐,牢记每个节拍鼓点,在每个节拍鼓点做什么动作都是事先确定好的,这样一来只要抓准节拍鼓点就能保证动作整齐划一。
在场边,记者还注意到,有好几条大约20厘米厚的棉垫一直放着。刘海科告诉记者,《飞渡》不采用威亚,学生在8米的高度进行表演,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而棉垫便是放在地面上用来保护的。万一有学生不慎从云梯上摔落,底下的人会及时用棉垫将其接住。“对于我们来说,安全是放在首位的。演出时,这些棉垫虽然放在舞台上,但是观众是看不见它们的存在的。”
展现江苏人勇立潮头
90面大鼓为本次演出特制
昨天凌晨近一点,天空下起了雨,来自塔沟武校的学生们才结束了近5个小时的彩排。然而早上八点时,这帮“功夫小子”再度走进了体育公园体育场进行彩排。“我们的学生这两天十分辛苦,但是为了演出的效果,他们只能早上继续排练。”
“经过晚上的彩排,对场地已经熟悉了。早上的彩排就是在细节处再进行微调。”刘海科说,他们希望将一场最佳的演出奉献给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
四个人抬着一面大鼓,90面大鼓,每面鼔上面站着人。据了解,此次动用的鼔每一面重达75斤。记者注意到,每一面鼓的表面都有四个把手。刘海科告诉记者,由于在演出中,需要将鼓竖起来,而鼓是圆的,没有抓手很难将其立起来,所以在鼓的表面特地装置了四个把手。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飞渡》中需要展现人架着鼔叠成三层的场面,而每一层的人身高都相差无几。刘海科告诉记者,此次参演的学生都是经过挑选的,要求每一层的学生身高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出现不平衡。因此,这些学生均来自不同班级。
在本届省运会上开幕式,塔沟武校的学生们带来的《飞渡》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一种寓意呢?本届省运会开幕式的导演沈晨告诉记者,《飞渡》这个节目展现了江苏人勇立潮头,勇于改革创新,勇于前进,突破困难的场景。
(来源:扬州网)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