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听吕金函讲国学小故事《微言》第十讲

2018年09月04日 21:04:59 | 来源:江苏影视频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朗读者:荔枝小演员 吕金函 

  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是大型国学系列剧《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融产品之一,每期邀请一名荔枝小演员走进录音间,朗读一则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系列故事据相关史料和遗闻轶事整理加工而成。每周二在江苏影视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同时第一时间同步至荔枝新闻、喜马拉雅和蜻蜓。感兴趣的听众也可以登录搜索“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关注收听。

  《微言》第十讲 端木赐篇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音频原文

  春秋末年,卫国有一个叫端木赐的年轻人,他的父母都是商人,家里十分有钱,而他也很争气,从小就聪明伶俐,好学多问。长大后他拜了孔子为师,成绩优异,深得孔子喜爱。

  有一天,端木赐的同学子路在上学时遇到有人落水,便立即跳下水将人救起。那人很感谢,送给子路一头牛。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高兴地对弟子们说:“以后鲁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勇敢地救人的。”端木赐听老师这么说,也下定决心要好好帮助他人。

  不久,端木赐去国外游玩,遇到了一群来自鲁国的奴隶。询问过后他才知道,这些鲁国人都是因为战争而流落在外的。他很同情这些可怜的人,于是花钱赎下了他们,将他们送回鲁国。

  很快这个事情便传了出去,所有人都称赞端木赐的善行,鲁国的官吏也找到了他。原来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回,便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但端木赐却说自己是好心助人,不愿接受国家的赎金。

  孔子听说后并不赞同。端木赐十分疑惑,孔子解释说:“子贡,这条法律是为了鼓励更多人去做好事,如果你今天不收下赎金,那么百姓都会以你为参照,没人收赎金了。以后,很多人可能就不愿意再站出来帮助他人了。”孔子的一席话令端木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赎金。

  后来,端木赐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当了官。有一天,他抽出时间去拜访老同学原宪,看到原宪的家是用茅草搭成的,十分简陋。原宪走出来迎接端木赐,衣着也十分寒酸。

  端木赐惊讶地询问:“你生病了么?”原宪却微笑着说:“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学了道却不能身体力行才叫做病,我现在是贫而不是病啊!”端木赐听后,顿感惭愧,连忙为刚才的失礼向老同学道歉。

  随后,端木赐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他从中领悟到了一个道理,就是:想要成为一名君子,必须在贫穷的时候不谄媚,在富有的时候不骄傲。孔子微笑着说:“你所说的虽然必要,但还不够。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在贫穷的时候还能主动传颂道德,在富有的时候依然能够崇尚礼仪。”

  端木赐恍然大悟,从此更加以身作则,遵守道德规范,最后名扬四海。孔子十分赞赏他,把他比作“瑚琏之器”。

  主持人马力悉心指导

  荔枝小演员吕金函

  吕金函,荔枝小演员,9岁,就读于秦淮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参演《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宰予篇),饰演公冶长。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