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船长,见证中国远航(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②)

2018年08月21日 05:40:26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平乡城”轮162个集装箱起步,今天中国远洋海运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覆盖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

  两代船长,见证中国远航(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②)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三十点八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中远海运“远腾湖”轮。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平乡城”船长王再生。

  (受访者提供)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远海运白羊座”船长徐斌。

  (受访者提供)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平乡城”轮。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远海运白羊座”轮挂靠宁波港作业。

  1978年9月26日,中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平乡城”运载162个集装箱从上海启航,王再生是船上大副。尽管已做了多年船员,他也只在国外港口远远看到过人家的集装箱船卸货。如今80多岁的王再生一再说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跑了中国第一条集装箱远洋航线,后来成为船长。

  2018年1月16日,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2万箱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白羊座”交付运营,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之一。每到一处港口,“白羊座”都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吸引人们拍照留念。48岁的船长徐斌自豪又淡然,因为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运输船队。

  1978到2018,时光走过40年。两代船长,在越织越密的跨洋航线上、渐行渐远的国际港口间,亲历中国集装箱航运由初创到强大,见证祖国腾飞。

  从“小阿弟”到“海上珠穆朗玛”

  40年前,绝大多数国人不知集装箱为何物。首航前,上海远洋公司先买来两个集装箱给员工启蒙,几天后竟被码头工人改造成厕所。

  王再生回忆,上世纪50年代集装箱船出现,到1978年欧美不少国家已经有大型箱集装箱船。“好几次到国外港口,我都盯着老外的大集装箱船纳闷。那么大的船、那么多货,怎么一夜之间就能卸完?别人跟我们讲,集装箱船就是先进,装卸速度比我们传统的散杂货船快好几倍。”

  终于,中国也有集装箱船了。每谈及于此,王再生都是百感交集。“我们起步很晚,但终究还是有了,而且我赶上了。”

  箱是从国外买来的,船也是从国外买来的。即便如此,“平乡城”首航到达澳大利亚仍是一件扬眉吐气的喜事。“澳大利亚港口为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首航的船员们都特别骄傲。只是国外的集装箱船个头很大,我们很小,是‘小阿弟’。”

  1978年的中国物资匮乏。“平乡城”从上海出发时货物不多,从悉尼回来时才有较多的重箱。“我国当时和澳大利亚做生意,回程时集装箱里放的大多是上海港需要的机器、工业原料等生产物资,生活用品都很少。”

  “平乡城”首航十年后,徐斌成为一名船员。

  “我上的第一艘大船叫‘塔河’,是从马士基买来的老二手船。”徐斌对这艘老船最深的印象就是“经常坏这坏那”。万一碰到恶劣天气就更糟糕,不是舷梯被打坏、就是舷墙被撕开,各种状况层出不穷,海员们总是在船上窜前跑后,忙死累死!那时,每每看到停靠在同一港口的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司的大船、新船,心里就格外羡慕。

  幸运的是,这种羡慕并未持续太久。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加快,伴随着对外贸易的突飞猛进、制造实力的日新月异,中国自己的大船、新船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2008年,徐斌第一次踏上中国首制的万箱船“中远亚洲”,第一印象是“大得不得了”,全长349米,型宽45.6米,他甚至担心“体型这么大,操纵起来会不会特别难”“这么多集装箱,能不能装得满”?此后10年间,超大型集装箱船加速入列。几乎每一天,都有满载“中国制造”商品的船舶从中国港口出发,又装载着世界各地的货物来到中国。2018年,徐斌自己成为中国首制2万箱船的船长。

  “中远海运白羊座”才真是“大得不得了”。船长400米,型宽58.6米,最大高度71.125米,最大载重量197021吨,货舱与甲板均能装11层高标准集装箱,甲板面积比4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被业内比作“海上珠穆朗玛”。徐斌说,“首航半年来,‘白羊座’一直处在外人惊艳的目光中!很多国外同行对我竖起大拇指,嘴里不是‘big’就是‘strong’的赞誉。就连平时航行在大洋上,也经常引来其它船舶好奇的询问,人们喜欢用‘好大,山一样’来表示赞叹。”

  从“买二手9英寸黑白电视回国”到“每天船上与家人视频”

  远洋船员是辛苦又枯燥的职业。“平乡城”单程近一个月,每天面对的都是茫茫大海,打不了电话、收不到信件,工作之余,就是几十个船员你看我、我看你。那时,船员最大的福利是每年可以按规定从国外购买一台电器。

  唐阿婆是王再生的老伴儿,“我们家最早的家电都是老王从国外带回来的。”最早买过一个二手9英寸黑白电视机,用了不到半年就坏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船员们条件逐渐好了,不再买旧的“洋电器”。“第一件全新‘洋家电’是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在我们小区是第一台,邻居们非常羡慕,每天晚上我会邀请邻里大小朋友来家看电视,最多的时候家里同时挤了20多个人一起看电视。”

  之后,王再生又慢慢地从香港、日本等地给家中添置了空调、冰箱、录音机等家电。“我们家现在用的这台空调,就是王再生1991年从香港买来的呢。当时没舍得用,后来搬新家才装上。”唐阿婆说。

  那个年代的船员大多节省,偶尔船上会统一发些“洋食品”比如饼干、巧克力,船员们多数不拆封一直留到下船,孝敬长辈或者给孩子尝“新鲜”。“我记得王再生跑远洋航线时,有时候还会买一些1米、2米裁剪好的彩色涤纶布料回来。当时在国内这些都是好东西,有什么亲戚朋友的孩子结婚,我们就送一块布料当贺礼,很有面子。”唐阿婆回忆。

  今天,几乎没有船员千里迢迢带家电回国。中国是家电第一生产大国,本土家电品牌在国际上拥有响当当的知名度。中国的商品市场更早已告别短缺、走向丰裕,国内消费者没见过、买不到的商品,越来越难找。

  船员的生活也是今非昔比。“中远海运白羊座”上,船员都有独立房间,船上还设立了娱乐室、健身房、图书室,甚至还有一个标准篮球场,闲时可以在太平洋环绕中打一场篮球比赛。

  远离大陆,船员最盼望家人的消息。王再生跑船时,与家人沟通基本靠写信。“每次快上船了,我们都提前准备好一打邮票和信封。船只要一靠港,老王就赶紧找最近的邮筒把信寄了。差不多每半个月能收到一封信,家里人要反复看好几遍。”唐阿婆说。家人想寄信给船员可就难了,要先打听好船舶中途挂靠港口的日期,提前把信寄出去。但这往往看运气,有时船开走了、信才到港。船员经常绕了半个地球回到家,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如今的船员则告别了这类烦恼。“中远海运白羊座”上配备VSAT通讯系统,为船员提供每天与家人最多30元的视频微信服务。

  “我们这一代船员的确幸运,有机会不断见证历史”

  船在变大、生活在变好,远洋航运的足迹也在不断向远方延伸。

  “平乡城”首航后的第二年4月18日,“柳林海”号首航,航线为上海至美国西雅图。王再生不在这条船上,但他深知中国航运又迎来一个历史性瞬间。“柳林海”靠港后,美国港口第一次出现挂有五星红旗的商船,在当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门迅速打开的一个象征。

  集装箱海上运输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奇迹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说它是“因”,是由于海上集装箱运输凭借其标准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成为全球贸易的助推者,也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助推者;说它是“果”,则是由于中国制造的崛起催生了大量的国际贸易运输需求。中国远洋海运的跨越式发展,正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这一代船员的确幸运,有机会不断见证历史。”徐斌深有感触。

  2008年,中远海运获得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2、3号集装箱码头特许经营权。当船员的,谁不愿意在自己公司的码头停靠?“感受真的不一样。沟通更顺畅、办手续更便捷、码头交接效率更高,我这个船长也就能安心喝杯咖啡啰!”运营不到10年,码头吞吐量从起初的每年68.5万标准箱提升至415万标准箱,比港在全球港口中的排名由第93位跃升至第36位。

  于徐斌而言,职业生涯更大的荣耀是他作为船长首航扩建启用的巴拿马运河。

  2016年6月26日,举世瞩目的巴拿马运河新船闸开通启用。徐斌驾驶着“中远海运巴拿马轮”平稳地从大西洋侧经运河驶入太平洋,成为第一艘通过新建船闸的船舶并载入国际航运史册。“当天,运河两岸礼炮齐鸣,当地民众载歌载舞,不停热情高呼‘COSCO SHIPPING’‘PANAMA’!作为首航船长,我被授予首航纪念牌,世界各地媒体和当地民众争先恐后地与我合影。”回忆起当时情景,徐斌依然一脸兴奋。“巴拿马运河扩建是国际航运界的一件大事。由中国船舶首先通过,是中国航运实力的证明。”

  从“平乡城”轮162个集装箱开始,跟跑—并跑—领跑,今天中国远洋海运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覆盖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94个港口,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有“COSCO SHIPPING”的船舶航行在大洋上。这一切,是王再生和徐斌初次上船时完全没有想到的。

  王再生仍在关注着中国远洋海运,期待听到更多好消息;而徐斌则盼望着有更多机会亲自驾船见证历史。因为两代船长都深信,精彩还在后头!

  (除注明外,本版图片均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提供)

  白天亮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