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

2018年08月16日 17:39:2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乐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全书共分8个专题收入24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等60多篇重要文献对于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8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开发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出真知,大实践出大思想。“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住过破旧的窑洞,种过贫瘠的土地,吃过干瘪的饭菜……从梁家河知青开始,历经村支书、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职务虽然在变,但用脚步丈量民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却一以贯之。就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风雪兼程,到国内各省市区深入一线考察30多次,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扶贫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形成全新扶贫理论和扶贫方略,为中国减贫奇迹提供了源源不断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且一路披荆斩棘、流血牺牲,百折不挠地为之奋斗。“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现在,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减贫幅度达到70%。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证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一部分人、少数人的利益。正如总书记所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十八大以来,困难群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每年春节前后走进贫困地区访贫问苦,走进百姓的田间地头、灶台炕头,把温暖和关怀送到贫困百姓的心坎上,“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站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为民造福情怀,践行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追求,充分学习好、落实好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的精神,增强扶贫攻坚的本领,做好时代的答卷,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乐兵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