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魏姐发盒饭稳准狠,这些国外宫斗戏也精彩

2018年08月16日 12:28:03 |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延禧攻略》自开播以来,热度居高不下,成为当下讨论度最高的宫斗剧。

  从第一集开始,魏姐就跟充钱买了外挂一样,带着她强大的女主光环一路发盒饭。盒饭商纷纷表示,自从有了魏姐,生意更好了……

  明明“屡次犯禁”,可盒饭就是发不到自己头上。

  现在大家都在问魏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给尔晴发盒饭。

  毕竟,尔晴之后,还有铂金段位的纯妃、钻石段位的娴妃……据说还要上线一个杀伤力很强的顺嫔。

  如今《延禧攻略》还在缓慢更新中,如果觉得清宫戏看不过瘾,不如放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围观一下国外的宫斗戏。

  WMUK电台曾评出十佳英国宫廷剧,今天双语君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

- 10 -

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

Victoria & Abdul(2017)

  一部关于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卜杜勒的喜剧片,这部电影聚焦这位在位时间超长的统治者与她的皇家侍者之间的友谊,叫好又叫座。

  这部戏并没有相互争宠的妃嫔妾室,讲述的是维多利亚女王晚年在位时所发展出的一段出乎意料却又真实的友谊。

  电影曾获两项奥斯卡提名,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奖。

  而老戏骨朱迪·丹奇更是第二次饰演维多利亚女王了,演技过硬,值得一看。

- 9 -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The Other Boleyn Girl(2008)

  这是一个关于阴谋、爱情与背叛的华丽性感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时刻:亨利八世时期。波琳家有两个美丽的姑娘,安妮与玛丽姐妹俩,家族受盲目野心的驱使,让两人去争夺英俊多情的亨利八世的宠爱。

  虽然电影讲述的是英国历史上的故事,但剧中演员不少都是好莱坞明星。

  艾瑞克·巴纳饰演不按常理出牌的亨利八世,娜塔莉·波特曼饰演他不幸的第二任妻子安妮·波琳,斯嘉丽·约翰逊扮演安妮的妹妹玛丽,也就是片名所指的角色。

  安妮的女儿就是伊丽莎白一世。不过,历史上,关于“The Other Boleyn Girl”只是一句话带过,所以本片的故事情节请不要太当真。

  但是,通过这部电影你可以了解英国王室的女人们是如何争宠的,两位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和娜塔莉·波特曼都貌美如花,整部电影还是很养眼的。

  剧情本身被诟病太过狗血,特别是玛丽这个角色。

  但是作为从一段历史中截取出的一个独立故事,这部电影演绎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并且赤裸裸地提醒了观众,这位国王是不能轻易招惹的。

- 8 -

白王后

The White Queen (2013)

  这部剧改编自宫廷题材作家菲利帕·格里高利的人气系列著作,戏剧冲突更加强烈,故事发生在玫瑰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期。

  丽贝卡·弗格森饰演“白王后”本人伊丽莎白·伍德维尔,诠释了一个女人的王权争夺之路。她必须在一个变幻莫测、政治风向摇摆不定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立场。

  尽管一路尝尽爱恋、失去和心碎的滋味,伍德维尔仍然拼死抗争,顽强不屈。

  这款中世纪的言情剧发生在玫瑰之战(the Wars of the Roses)时期,这是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金雀花家族(House of Plantagenet)在后期分裂成两支——兰开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 ['l k st ])和约克家族(House of York)。这两家开战,也就是著名的“玫瑰之战”。

  看完这部剧后,你一定能把每个家族的各种人物关系缕得一清二楚。

- 7 -

都铎王朝

The Tudors(2007-2010)

  这是英国电视史上一颗蒙尘的珠宝,这部剧聚焦于都铎王朝时期,主要讲述亨利八世和他六任妻子的故事。

  《权力的游戏》中的“小玫瑰”娜塔莉·多默尔饰演的安妮·波琳表现亮眼,吸引了大量关注。

  剧集大部分内容讲述这对恋人猫鼠游戏般的恋爱过程。

  亨利八世追求安妮·波琳时,如初恋的少年一般狂热,为了娶她,用七、八年时间休掉前妻,不惜和罗马教廷决裂。

  但安妮当上王后之后却未能善终,最终被亨利八世送上断头台。

  这是一部令人惊叹的皇室宫廷剧。

  亨利八世大概是英国历史上最狗血八卦的一位君王,他先后娶了六个老婆,两个被砍了头,两个被休掉,一个生孩子死了,只有一位幸存下来。

亨利八世的六任妻子画像

  刺激的剧情,配上诡谲的宫廷斗争、精致奢华的服装布景,和一众高颜值的演员,这部剧一定会让你看上瘾。

  亨利八世由妖艳美男乔纳森·莱斯·梅耶斯(Jonathan Rhys Meyers)饰演

- 6 -

伊丽莎白

Elizabeth(1998)

  该影片讲述了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和安妮·波琳的女儿)前半生的宫斗故事。

  从被姐姐玛丽女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血腥玛丽”,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王后的女儿)关进伦敦塔,到登上王位,收拾玛丽血腥统治留下的烂摊子,再到利用手腕处理宫廷政变,一步步把英格兰推向盛世,伊丽莎白一世完成蜕变,成为牢牢握住权力的女王。

  该片聚焦于伊丽莎白一世登上王位之初面临的困难和考验,尤其是作为一名未婚女性,她的任务夹带着政治及社会压力。

  这部影片中,感情戏占了不少份额。

  伊丽莎白和心上人罗伯特终究没能有个圆满结局,同时她拒绝了所有政治联姻,终身未嫁,成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童真女王”(the Virgin Queen)。

  凯特·布兰切特也凭借片中出色的表演,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后来在2007年电影《伊丽莎白:黄金时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中,她再次出演伊丽莎白一世,气质更成熟老练。

- 5 -

狼厅

Wolf Hall(2015)

  又是一部讲述亨利八世时代的剧集。

  《狼厅》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宫廷、教会的斗争。

  为废黜凯瑟琳皇后迎娶安妮·波琳,亨利八世不惜与教皇对抗。经过一系列谋划,他如愿娶到安妮,却很快厌倦,最终将其送上了断头台。

  《狼厅》改编自希拉里·曼特尔的小说,本剧展现了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故事。马克·里朗斯饰演主角托马斯·克伦威尔,他是亨利重要的顾问,打破阶级天花板,成了皇家得力助手。

  在这个过程中,克伦威尔从一个不起眼的人一步步靠近权力中心。

  他帮助亨利八世设计着、谋划着,也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为追求权力、女色、地位,赤裸裸地展示着兽性。

  他谨慎观察,审时度势,冷眼看着群狼互撕,把所有情绪都隐藏了起来。

  本剧服饰华美,演员阵容豪华,制作精良,高度还原都铎王朝景象。

  老戏骨马克·里朗斯的表演含蓄内敛,极富层次感。

  剧中克莱尔·芙伊饰演安妮·波琳,可能是先看过了《王冠》(The Crown),双语君总觉得克莱尔身上缺少了安妮魅惑又有心计的气质。

  此外,小蜘蛛“荷兰弟”也有出镜。

- 4 -

维多利亚

Victoria(2016)

  ITV的《维多利亚》以它广受好评的圣诞特辑、考究的布景与服装设计闻名,也为女演员Jenna Coleman的演艺之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角色。该剧记录了这位19世纪女王的早年生活,她登上王位时只有18岁。

  《维多利亚》一经播出就大受欢迎,全面碾压同时段其他剧集。这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女王扮演者Jenna Coleman和Lord M扮演者Rufus Sewell大叔的精彩演出,虽然他俩最终没有走到一起。

维多利亚女王和Lord M

  连一向正经脸的《泰晤士报》(The Times)都大笔一挥写道:Every woman needs a Lord M in her life.“每个女人生命中都需要一个Lord M”。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

  该剧另一亮点在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奋斗和反抗。

  虽然受到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及其宠臣的压制,维多利亚仍能坚定摆脱控制,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是个关于一位年轻女性反抗所有企图操纵或嘲笑她的人的故事,她克服恐惧,终于寻得独立和爱。还有什么比这更赞吗?

- 3 -

国王的演讲

The King's Speech(2010)

  乔治五世驾崩,一生患有口吃的伯蒂突然被推上王位,成为乔治六世。其时英国即将卷入二战、急需领袖,他的妻子伊丽莎白为他找了一位古怪的语言治疗师罗格。在罗格、家人和政府的帮助下,乔治六世终于克服口吃的困难,发表了一席电台讲话,让全国人民在战争中团结在一起。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就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

左起: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妻子伊丽莎白、玛格丽特公主

  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逝世,王储爱德华放弃王位。从小患有严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小名Bertie),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六世加冕登基。

  尽管伯蒂是个聪明且富有性情的人,他的口吃却无法鼓舞民众,而这对于或将与希特勒政权开战的英国尤为重要。

  电影的一大看点是伯蒂和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Lionel Logue)之间的友情发展。

  莱纳尔和伯蒂的关系常常是敌对的,因为莱纳尔认为在治疗期间两人需要保持平等地位。在治疗时,莱纳尔甚至叫国王“伯蒂”而不是“陛下”,这让艾伯特不太舒服,他不习惯与平民如此亲密。

  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语言训练后,乔治六世不但与治疗师成为好友,口吃也大为好转。

  2011年,《国王的演讲》获得12项提名,包揽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

  科林叔(Colin Firth)的精湛演技也使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电影最后的演讲片段也被电影史所铭记。

  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本身已足够精彩,而出色的表演,以及成就这部杰作的所有元素更是将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 2 -

王冠

The Crown (2016-2017)

  《王冠》讲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与丘吉尔在二战后,重塑英伦的故事。

  2016年播出了第一季,制作精良,阵容强大,演技全部在线。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世人只知女王超长待机,可谁知道女王背后对于责任的坚守,超乎常人想象的压力,及王冠和重压下的成长。

  《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对该剧给了极高评价:《王冠》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皇室古装剧,它带着同理心和非凡的戏剧性力量,让每个角色鲜活起来。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更是从小处着眼、通观全局,给出了精彩点评:这是一部非常有思想的剧,它细细地思考了死亡,而不是把死亡当做增加剧情冲击力的工具,它的故事情节并没有集中在阴森可怖的皇室政变,更多是围绕在小的权力斗争上。

  2017年12月,《王冠》第二季强势回归!国家问题、家庭琐碎,如此多的细节,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形象更为饱满的女王。

- 1 -

女王

The Queen(2006)

  “人民的王妃”戴安娜在巴黎车祸中去世,女王和王室成员却选择到皇家行宫巴尔莫勒尔堡中逃避。伤心欲绝的民众悲愤交加、无法理解,要求女王安抚国民。这也让新上任的首相托尼·布莱尔压力倍增,他努力说服女王出来稳定民心。

  影片开头引用了《亨利四世》第二部中的一句名言点题: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头戴王冠者常处不安。

  电影从戴安娜王妃去世这一事件着眼,以女王一周内的困境,写尽世道人心和是非纷争。

  饰演伊丽莎白二世的是海伦·米伦(Helen Mirren),演技炉火纯青,她摘下了次年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影片对人性的刻画极为冷静深刻,耐人寻味,值得细品。

  曾有影评如此评价:无论盛世或低谷,无论时局好坏,她都是这个国家的标志面孔。女主角海伦·米伦、导演弗雷斯和编剧摩根让我们看到了这幅面孔背后的难以承受之重。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