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贫困学子的暑假何处安放?比高考更精彩的是他们的青春故事

2018年08月15日 09:27:0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面对贫穷和困厄,年少的他们不言放弃,顽强生长,经历高考后更靠近梦想。

  这个暑假,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慈善总会、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江苏教育频道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江苏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正在江苏各地走访,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送去大学学费。走访发现,这些孩子无一例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或挑起家庭重担,或回报社会。心中有梦想,肩膀有力量,他们的青春故事远比高考答卷更精彩! 

  南通冯佳虹:聋哑家庭走出“别人家的孩子”

  冯佳虹,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考生,出生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新坝村一个聋哑人的贫困家庭,却性格开朗、学习优秀。今年高考,她以378分的好成绩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冯佳虹的父母见到记者时很高兴,让女儿拿出录取通知书,并一直用简单的手语夸赞女儿聪明又用功。

  暑假期间,冯佳虹依然保持着平时上学的作息时间,早晨6点半起床,锻炼身体,做家务,辅导弟弟功课;下午学习4个小时,帮爷爷奶奶做些农活儿,剩下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晚上10点半准时睡觉。冯佳虹说,她没有学习的秘诀,也没有条件上辅导班,她唯一的“武器”就是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如果你连生物钟都控制不了的话,你绝对不能算是一个自律的人”。 

  在家,冯佳虹是全家人的骄傲;在外,冯佳虹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她家境艰难、奋斗不易,更为她的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品质所折服。在学校,冯佳虹经常为同学解答学习上的问题;没有人愿意出黑板报,冯佳虹主动揽下来;运动会没人愿意跑1500米,冯佳虹主动报名并且获得了第一名。

  从小到大,冯佳虹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时多次获得省内以及全国的物理、化学、数学竞赛大奖。这次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她选择了工商管理大类,将来想读会计学。 然而,冯佳虹父母都是聋哑人,夫妻俩打工一年也就两万多元收入,难以负担她的学业。暑假期间,她尝试过销售及家教的工作,目前在帮别人做网店推广,预计两个月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

  家庭经济的窘迫,打工不易的现实,令冯佳虹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肯定可以克服这个难关,以后我会勤工俭学,尽量减少对家庭的负担,虽然未来是可变的,充满很多未知的因素,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淮安 刘海玲:第一份工资买肉给妈妈吃

  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三毕业生刘海玲,高二时父亲去世,留下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弟妹,困苦的家庭让她备感压力。在老师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刘海玲调整了心态,努力应考,最终以342分的成绩被常州大学日语专业录取。

  淮安市洪泽区西顺河镇上三间破旧的瓦房,夹杂在几幢二层小楼中,就是刘海玲的家。今年暑假,堂哥介绍她到上海一家物流企业打工,干了一个月,挣了1500元,一到家刘海玲就买了点肉,给母亲改善伙食。“比较担心我妈妈,因为她一个人,很多事情不大好做,没有人照顾的话,吃饭什么都会有问题。”

  刘海玲的妈妈生活自理能力差,好在附近住了不少亲戚,可以帮衬一点。刘海玲的二姑帮着操持家里,“他爸爸去世后,两个小的我哥哥带一个,弟弟带一个。她是最听话最懂事的一个孩子,我们几家都喜欢她。”

  刘海玲上初三前,一家人靠爸爸在外打工维持家用,虽然困难,但还幸福。初三时,爸爸被确诊为肝癌,亲戚们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一直瞒着住校的她。直到去年,爸爸快不行了,海玲才得知他的病情。“很迷茫,很害怕,特别怕他哪天就会离开我们,离开这个家”

  想到家里的情况,海玲压力很大。辍学回家打工,不甘心;坚持考大学,学费和家庭负担又很重。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以泪洗面。“上课讲什么都听不下去,那段时间学习成绩下降很厉害。”

  刘海玲的班主任姚邵高鼓励海玲继续学业:“我说除了你自己,你还有妈妈,弟弟和妹妹,你自己一定要坚强下去,不但自己要成才,还要尽你之能,把他们培养成人成才。”

  海玲说,班主任的劝解,亲戚的关心,让她明白自己没有时间迷茫,决心继续学业,改变命运。 “人肯定要向前看,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有一种生活的动力,不会被暂时的挫折打败。”

  一本励志小说《乖,摸摸头》陪伴海玲走出迷茫,她最大的愿望,是成为小说中主人公一样的旅者,一路边欣赏美景,边接触不同的人,从他们身上感悟人生,成为生活的强者,也回报帮助过她的人。

  如东吴诗棋:听力残疾的她立志治疗听力障碍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毕业的吴诗棋,在今年的高考中以376分的成绩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听力残疾的她希望读完药学本科继续读研,研究听力障碍治疗。

  第一次见到吴诗棋时,她正在学习使用手机和微信。她告诉记者,这台手机是自己的干妈作为考上大学的礼物送给她的,在此之前,吴诗棋还从未拥有过手机。在记者的帮助和鼓励下,她和正在外地打工的爸爸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她告诉爸爸,希望能够去读大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将来还想考研。吴诗棋的爸爸吴晓春则在通话中安慰女儿,说学费正在想办法,只要好好读书就行。 吴晓春在外地打工,每周日才能回来一次,也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告诉记者,妻子十几年前离家出走,没多久女儿因为生病听力受损,达到二级残疾,接连的打击让原本活泼爱笑的女儿变成了一个内向孤僻的孩子。如今吴晓春不仅在为女儿的学费发愁,更担心女儿在大学能不能适应,“老师授课的时候,她听力不好,要坐到最前面,坐到后面老师讲她肯定听不到的”。 吴诗棋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期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除了做家务就是学习。与同龄人相比,要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吴诗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尤其是英语,因为听不清一直学得非常吃力。高中期间,老师和同学都给了吴诗琪很多帮助,英语老师甚至经常站在吴诗琪旁边上课,这些都令她十分感激,“有时候老师叫我听不到,在课堂上还会闹出一点笑话来,让我觉得很尴尬,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和老师同学还是相处得都很好”。 邻居顾陪秀是吴诗棋的干妈,她告诉记者,诗棋学习一直很优秀,但因为听力不好,与人沟通存在一定困难,为此她做了许多努力,经常带吴诗棋出去玩,给吴诗棋买手机,也是希望干女儿进了大学以后多与人沟通,“我就想要她活泼开朗,过得开开心心”。 考虑到自己在听力和个性上的缺陷,吴诗琪认为自己更适合与实验设备“死磕”的研究型工作,她填报了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专业,希望将来可以为治疗听力障碍贡献一份力量。吴诗琪说:“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我也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但是我觉得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可以为我将来走向社会多做一些努力。”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杨惠 编辑/文昊)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