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证·40年对比:从滑稽戏独树一帜到多种戏曲精彩纷呈

2018年08月14日 14:23:36 |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滑稽戏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由独角戏与文明戏结合、演化而成,但仍保留了独角戏有唱有做、务求滑稽的特色,群众名之为滑稽戏,在江南众多地方戏中独树一帜。

  1955年,由独角戏艺人杨天笑、赵宝山等人组建的天宝剧团在常州登记,后改名为常州市滑稽戏剧团,编演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剧目。上世纪80年代起,滑稽戏在常州风靡一时。1980年,市工人业余文工团根据外地的剧本排练了一台滑稽戏《侬看像啥人》。当年3月29日,常州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这台戏的观后感,“在回味一幕幕幽默而风趣的表演、令人捧腹的讽刺情节之余,不得不使人扪心自问:我该怎样对待婆婆,又希望媳妇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此时的滑稽戏剧团出现了创作、演出双繁荣的新局面,陆凡林、张宇清先后进团创作了《土裁缝与洋小姐》《多情的“小和尚”》等优秀剧本,使常州的滑稽戏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同时,常州其他一些剧种都创造了辉煌。

常州的滑稽戏当年在全国也算独树一帜。这是1980年排演的滑稽戏《侬看像啥人》演出场景。陈昌明错把娘舅当作未婚妻李蓉贞。 季立果 朱冠铭 摄

如今,仍在常州活跃的戏剧、曲艺种类繁多,包括锡剧、滑稽戏、话剧、苏州弹词、现代戏曲等。这是2017年4月11日晚,原创锡剧《卿卿如晤》在常州大剧院进行首演。 夏晨希 摄

  如今,仍在常州活跃的戏剧、曲艺种类繁多,包括锡剧、滑稽戏、话剧、苏州弹词、现代戏曲等。近年来,全市精品文艺活动精彩纷呈,专业奖项硕果累累,艺术创作生产繁荣。自2006年起,我市就创设了常州戏剧文学奖,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这是我市唯一的市级戏剧文学类奖项,旨在从源头抓起,建立精品剧作创作机制和编剧人才培育机制。

  去年,常州市获得的专业文艺领域的重要奖项和荣誉超过50项,为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大型原创锡剧《夕照青果巷》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大型锡剧《玉兰花开》荣获第三届省政府专业文化领域最高奖——文华大奖;中篇弹词《冒官记》、民乐《淹城随想》、独唱《桃花扇》荣获省文华奖节目类最高奖——文华优秀节目奖;《冒官记》同时获省曲艺芦花奖;锡剧《卿卿如晤》以全省同类城市选送剧目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受邀参加广州国际艺术节,首开锡剧在广州演出的先河。

  一批批精品剧目的出品、一项项重大艺术活动的举办,生动演绎着常州文化的勃勃生机,让常州市民有了更强的文化幸福感与获得感。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