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民兵王继才的守岛人生

2018年08月13日 19:21:49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一次,王继才(右一)和妻子王仕花(左一)巡逻时突遇暴雨,他俩冒雨前行。王冠军摄

  王继才,一位普通的海防民兵,他生前曾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身后,他的先进事迹受到习主席的高度评价。

  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不幸病逝在他坚守32年的开山岛上。习主席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王继才的58岁生命有32年是在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度过的,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他兑现了“我要永远守在开山岛,守到守不动为止”这一朴实诺言。

  “我是民,也是兵,身为民要守护家园,作为兵要保卫祖国”

  开山岛位于黄海前哨,距离最近的陆地灌云县燕尾港12海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9年,侵华日军就是以这个小岛为跳板攻占连云港。

  以前,开山岛由海防部队驻守。1985年部队撤出后,成立开山岛民兵哨所。这个小岛无电无淡水,不适宜人长期居住,派谁去守这个哨所?当时,灌云县人武部领导可是费了一番心思。1986年7月,时任县人武部政委找到26岁的基干民兵王继才,问他是否愿意上岛守哨。

  听清楚任务后,王继才想起曾参加解放战争的舅舅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们这代人打了江山,你们这代人要守住领土。如果国防需要你出力,你得上!”于是,他就一口答应下来,瞒着家人上了岛。

  王继才上开山岛守了48天后,事先不知情的妻子王仕花找上了岛。看到丈夫独自一人守在孤岛上,她心疼地劝他回家去。

  王继才平静而又坚定地说:“你回去吧,我决定留下!你不守我不守,谁守?”随后,他把妻子送下了岛。但让他没想到的是,20多天后,王仕花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毅然上岛和丈夫并肩守岛。就这样,王继才夫妇开始了“一座岛、两个人”的守岛生活。

  坚守“石多泥土少,台风时常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的开山岛,需要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夏天,岛上特别湿热,在没有电扇空调的岁月,他们只好睡在房顶上吹海风;冬天,小岛阴冷,海风刺骨,他们不得不住进防空洞避风。经年累月,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医生告诉他们,只有离岛才能根治,但他们放弃了下岛治疗。

  遇有台风,船只停航,小岛就会出现断粮断水断菜断柴等情况。有一次,台风一连刮了17天,岛上的粮食吃完了,只剩下半桶救命淡水,夫妻俩就用背包带拴在腰间,顶着狂风在礁石上捡海螺充饥。就这样撑了3天,才等到了送给养的船只。

  “夫妻哨所”的故事传开后,开山岛成了省市县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岛的参观学习者总会问王继才为什么能坚守小岛这么久?王继才说:“我是民,也是兵,身为民要守护家园,作为兵要保卫祖国。我只是尽了一个民兵的义务而已。”

  “我是子、也是父,子要尽孝、父要尽责,但忠是最大的孝和责”

  2015年2月11日,军民迎新春茶话会在北京举行,习主席在茶话会前亲切会见全国双拥模范代表。座谈时,王继才就坐在习主席身边。

  习主席亲切地询问了王继才家人的情况、开山岛的情况,还拍着王继才的肩膀说:“守岛辛苦了,祝你们全家新年快乐!”

  王继才当场向习主席表示:“请主席放心,我一定把开山岛守好!”

  从北京回到连云港,王继才立即向儿女传达习主席的新年祝福,勉励他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好工作。随后,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来到父母坟前,汇报北京之行的荣光。

  守岛32年来,王继才夫妇离岛过年的次数只有两次:一次是母亲80岁大寿那年,一次是儿子考上大学那年,其余的春节都是两个人在岛上守着收音机、守着看不清画面的电视机度过的。

  2003年10月,王继才的父亲病重住院。当时正值战备期,王继才没能下岛。战备期结束后,王继才匆匆赶回家,但父亲已经离世。2012年,王继才的母亲病重,他们夫妻俩很想在母亲病床前尽孝,也因战备值勤未能如愿。母亲生前常跟王继才说:“你为国家守岛,做的是大事,你不在妈身边,妈不怨你。”

  让王继才感到愧疚的不仅有疼爱他的父母,还有他疼爱的儿女。女儿王苏两岁时,王继才夫妇就上了岛。因为平时疏于照顾,他曾向女儿承诺:等她出嫁时,一定回家为她办一场风光的婚礼。可是,这一天到来时,王继才食言了,他隔着海,捏着女儿的照片,想象着女儿做新娘的样子,含泪祝福。

  2009年,王继才被一家地方电视台评为新闻人物,他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是子、也是父,子要尽孝、父要尽责,但忠是最大的孝和责,我的家人也都这么理解。”

  1987年7月,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临产时台风突然来袭,无法下岛。情急之下,王继才自己为妻子接生。当儿子发出第一声啼哭时,王继才瘫坐在地上也哭了。他给儿子取名“志国”,希望儿子和他一样,志在国防。如今,王志国已经成长为一名现役军官,接过了保家卫国的钢枪。

  “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守国门,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国旗”

  守岛32年来,王继才夫妇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一人当升旗手,一人当护旗兵,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

  早饭后,他俩环岛巡逻一圈,走到安装有观察测量设备的各个点位,就操作设备测量一番,然后走进观察室,用望远镜观察海上情况。每天19时,他俩再次巡岛一遍,并撰写当天的海防日志、上报值勤情况。这就是王继才夫妇32年来每天重复做的工作。

  王继才刚上岛时,只有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一台收音机。这些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三级政府都很重视开山岛的建设,不仅修缮了营房,添置了各种所需的设备,并在2015年运用风、光、储一体的发电设备解决了开山岛的用电难题。

  岛上风大湿度大光照强,国旗容易褪色破损,王继才夫妇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300多面国旗用于更换。有人对王继才说,两个人的小岛,升不升国旗无所谓。王继才说:“岛就是国,守岛就是守国门,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国旗。”

  2012年元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了解王继才的事迹后,专门从北京送来一座钢制移动升旗台和不锈钢旗杆,还赠送了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飘扬过的国旗。王继才将这面国旗视若珍宝,收藏至今。

  在王继才的心里,国旗重于生命。有一次,海上刮起12级台风,他担心国旗被风刮跑,就顶着狂风跑到山顶去收国旗。下山时,他不慎一脚踩空,从半山腰滚了下来,摔断两根肋骨。

  养伤期间,王继才经常通过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田径运动员刘翔的新闻。儿女问他为什么喜欢刘翔?王继才说:“我也说不清。但是,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冠时披着国旗在跑道上狂奔的情景,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经济账怎么算?个人小账算不过来时,算算国防账,就平衡了”

  不知情的人以为,王继才常年坚守孤岛,报酬肯定不低。其实不然,由于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因此值勤训练只有误工补助,没有正式工资。记者采访时看到了王继才夫妻俩1993年的一份补助单。那时,他俩一年的补助是3700元,平均每人每月154元。1995年,开山岛建起灯塔后,他俩因守护灯塔每年增加了2000元,但每人每月补助仍不到300元。

  那些年,同村人陆续富了起来,但王继才家却入不敷出。在上海跑运输的大姐希望王继才离开小岛去给她帮忙,承诺包吃包住再一年给个三五万元钱。对此,王继才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下。他曾对人说:“经济账怎么算?个人小账算不过来时,算算国防账,就平衡了。”

  在金钱面前,王继才有自己的坚定原则。有一次,一个“蛇头”上岛找到王继才,掏出10万元现金,要他行个方便,在岛上留几个“客人”住几天。王继才面对他一辈子也没见过的一大捆现金毫不动心,他一口拒绝:“我是民兵,只要我在这个岛,你们休想从这里偷渡!”对方恼羞成怒,威胁要让他“吃罚酒”。王继才没有被威胁吓倒,他随即上报这一情况,并协助警方将这个“蛇头”及其同伙抓获。32年来,王继才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先后发现并协助公安部门破获多起走私、偷渡案件。

  在不法分子眼里,王继才是个不开窍的铁疙瘩,而在渔民眼里,王继才是“海上守护神”。渔民晚上出海,他和妻子会亮起航标灯;遇到雾天能见度低,他俩就敲铁盆制造响声,提醒渔船避礁航行;过往渔民缺粮少药,他俩就拿出自己的备用粮食和药品接济。有一次,一条渔船被海浪打翻,5名船员落水,王继才发现后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救援,把落水船员全部救上了岛。

  2018年7月30日8时30分,王继才遗体告别仪式在灌云县殡仪馆举行。哀乐声中,连云港市各界干部群众赶来送别。同时,灌云县燕尾港镇10名民兵登上开山岛,踏着王继才的足迹巡逻值勤。

  ■本报记者 贝 骁 单慧粉 蔡晓峰 特约通讯员 王中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