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天价片酬,同仇敌忾下的新一轮博弈|荔枝时评

2018年08月13日 15:13:1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韩浩月

  (作者韩浩月,荔枝时评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络流传的明星片酬,有经纪公司已辟谣)

  抵制天价片酬的队伍迅速扩大,继811日三家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六大影视制作公司(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率先发布联合声明之后,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与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也分别发表倡议,两地总计400余家影视公司,加入到了抵制天价片酬、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大合唱当中。

  早在20168月,央视就曾制作专题新闻,对天价片酬公开点评批评,随后,关于广电总局要向天价片酬开刀的消息传遍业界;2017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社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针对天价片酬现象开出药方。

  前两年的严管天价片酬措施,之所以效果不大,是因为表面上的降低片酬还可以被阴阳合同掩盖。这个问题牵扯到影视业内部的利益分配,关乎行业格局的洗牌,因此,在这场抵制天价片酬的同仇敌忾的氛围背后,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因为工商管理部门对明星工作室的严管,以及税务部门的介入,阴阳合同这一次真的有望被彻底终结。在相关部委“动真格”的强压环境下,再用阴阳合同的手段来逃避监管,无论明星还是影视制作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在从业资格面前,无论明星还是企业,都不会因小失大,影视行业在财务透明方面,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但在风声过后,阴阳合同会不会另换颜面重出江湖,仍有不确定性。毕竟影视制作很多时候依赖的是创意价值,而创意值多少钱,这个定价权仍然在影视行业从业者自己手中,本质上也决定了,这是管理部门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另外,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方面,影视业也要有一定的空间,没法做到一分钱一分帐。明星与制作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即便没有阴阳合同,也会有其他合法手段维护利益的方式与渠道。监管部门如何识别与对待影视业利益再分配的新局面,需要谨慎,既不能被新的套路蒙骗,也不能伤害到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轮抵制天价片酬的热潮中,编剧行业以“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名义,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征集编剧意见,汇集后呈现出了编剧所关心的问题:要区别对待影视业的高低收入群体,编剧创作有成本,不能一刀切与明星同税制;编剧无福利、无保障、业内地位低,要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鼓励编剧创作好作品,不能用重税打击编剧创作积极性。

  影视创作者的娘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所发表的声明,比余飞的倡议更进了一步。在赞同整顿行业乱象、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也发出呼吁,“行业需要发展,规则需要公平,从业者需要被尊重”。这“三个需要”,充分显示出影视业低收入群体的担忧。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声明,也代表了诸多从业者的心声:在治理天价片酬的同时,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合理合法得到的薪酬应有安全保证,对全行业进行污名化,无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

  于是,在众口一词的反对天价片酬声潮中,影视业三方博弈的阵营也快速形成:一是明星阵营,如何在避过风声之后,利用自身依然稀缺的市场价值,来保持收入层面的高点;二是影视制作公司,如何能借片酬降低的东风,提升作品质量,节源开流,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三是编剧、导演以及低收入的行业从业者,如何提升话语权,不被这股风潮误伤。

  这三个阵营,一方面要与外部高压进行博弈,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也要经过几轮博弈才能稳定格局。但无论哪一步,都会走得分外艰难。因为影视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不仅限于天价片酬,如果仅仅只有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行业还存在收视率造假、点击率造假、票房造假、制作发行垄断、宣发恶意竞争、金融资本将影视作品工具化等。如果严管仅限于天价片酬,而没法从根子上解决行业的其它问题,那么在短暂的秩序之后,片酬避免不了还是要被卷进行业潜规则当中。

  所以,治理天价片酬,要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只有全方位规范影视行业发展面对的所有问题,天价片酬的土壤才能真正消失。所以,这需要管理部门重新调整思路,尊重行业意见,权衡各方利弊,不搞运动式治理,不从影视业“抽血”,而要在给影视业动手术的同时也进行“输血”。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