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护人员在巴巴多斯赢得好口碑

2018年08月06日 15:14:24 |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巴巴多斯是一个美丽的加勒比岛国,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众多外国游客心仪的旅游目的地。一批中国援巴医疗队员正在这里开展医疗服务,为改善当地民生水平做出贡献。

  微创手术——

  免受截肢之苦

  在巴巴多斯,很多人因过多食用甜食和油炸食品而患上肥胖症、糖尿病。该国唯一的公立医院伊丽莎白女王医院(以下简称“女王医院”)仅有600张病床,接诊病人的能力十分有限,有些病人住院时甚至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中国(重庆)第二批援巴巴多斯医疗队队长程刚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只有28万人口的巴巴多斯每年约有200人因糖尿病而截肢。

  这种状况在中国医疗队到来之后得到了改善。中国医疗队的血管外科专家王学虎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年初,一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伴糖尿病的中年男性患者,已出现右足缺血坏死。按照当地的常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截趾手术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但是,在截去病人的前脚掌后,医护人员发现病人肢体残端的血供极差,继续截肢意味着患者将失去右腿。

  “尽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为了给患者保留更完整的肢体,我决定努力一搏。”王学虎说。随后,王学虎同当地医生杜尔瑞特合作进行手术,顺利疏通了病人下肢闭塞的血管,恢复了右下肢血供,患者也逐步恢复了右腿的知觉。“这位病人在中国医生帮助下从病魔手中捡回了右腿,他在出院时流下了热泪,抱着王学虎医生久久不愿松开。”杜尔瑞特教授对当时的情况依旧记忆犹新。

  这是巴巴多斯历史上第一例下肢股腘介入手术。不久后,医疗队员们又碰到了一个腹主动脉狭窄伴长段左髂动脉闭塞性病例,他们再次为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避免了患者病情的恶化和承受截肢的痛苦。

  通过几十例成功手术,加上前期开展的专业培训,中国医疗队使当地医生改变了传统的治疗理念:对于发生在肢体血管的疾病,首先想到的不是截肢,而是采用切口小、痛苦少、恢复快的微创手术开通闭塞血管。女王医院副院长汉瑞斯告诉记者,“中国医生给巴巴多斯带来了福音!”

  “不仅仅是巴巴多斯人,加勒比其他国家的病人甚至是来自欧美的游客,也可能是中国医疗队的受益者。”杜尔瑞特说。今年5月,一名30多岁的俄罗斯游客因左小腿突发持续性疼痛被送到女王医院急诊科。经过检查发现,病人由于左下肢腘动脉血栓栓塞,情况非常危急,王学虎与当地医生为病人做了血管介入溶栓术,让病人避免了截肢的痛苦。“命运在短时间内的跌宕起伏,让这名俄罗斯游客数度哽咽。”杜尔瑞特说。

  传统针灸——

  祛除病痛有神效

  针灸是中国的国粹,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巴多斯是英联邦国家,实行的是英式医疗体制,当地人对中医基本上一无所知。但中国医疗队的到来和中医神奇的疗效,让当地患者对针灸这一中医疗法迅速由质疑变为崇拜。

  50岁的多娜·格兰特患腰痛已有11年,就连坐着都非常困难。今年5月,她来女王医院物理治疗中心就诊时,就明确对中心主任摩斯利表示:因她无法承受长期服用止痛药物而产生的巨大副作用,拒绝药物治疗。摩斯利遂将她推荐给中国医疗队的针灸大夫贾朗。“当我第一次看到那大长针时,吓得都想放弃治疗了!”格兰特回忆起第一次针刺时仍有些后怕。经过2个月8次针灸治疗,格兰特的疼痛评分已由8分降至2分。“我以前连坐着的幸福都享受不到,几乎成了一个废人。我做梦都没想到,中国医生治好了我的腰痛,让我站了起来,我的人生又有了希望!”

  巴巴多斯前执政党民主工党书记乔治·皮尔格瑞姆因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难以行走。经中国大使馆推荐,在贾朗的4次针灸治疗后,他已能正常行走。为此,乔治·皮尔格瑞姆专门请大使馆代向医疗队转达他的感激之情。摩斯利告诉本报记者,他在贾朗有事回国期间复诊贾朗的多名病人时,患者们都期待接受针灸治疗而不是止痛药,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在病历上写下了“想念我们的贾医生!”“包括格兰特、皮尔格瑞姆在内的患者,对‘大长针’都从最初的‘怕’发展到后来的‘爱’!”摩斯利笑着说。 

  中国护士——

  抢救一线显神通

  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最了解病人的情况。医疗队护士王菲告诉本报记者,女王医院的分科与国内医院不同,一名护士负责的患者可能分布于全院多个病房,一些中国国内需要护士负责的工作在巴巴多斯则是医生的职责。护士寻找医生需通过医院总机电话,容易耽误治疗时间。

  今年4月,王菲发现一位年过七旬的截肢术后糖尿病人,看似是在安静地熟睡,实际上是处于昏迷状态,她结合其病情和所给药物,做出低血糖判断。王菲随即报知当日病区负责护士,请求先对病人进行高糖静脉推注以恢复其血糖水平,但该患者并无静脉通道,因此必须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在巴巴多斯,建立静脉通道是医生的职责,护士们从不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当班护士只好给主管医生打电话,不过医生到病房至少需要10分钟。

  在中国接受过建立静脉通道培训的王菲在得到责任护士的同意后,利用橡胶手套做压脉带,完成了找血管、消毒、穿刺、推药等一系列动作,随着高糖顺利进入血管,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在场的人都大大松了口气。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抢救及时,护士也是了不起的医生!”科室同事都对王菲竖起了大拇指。

  新开门诊——

  昂贵“摆设”获生机

  成长于巴巴多斯的好莱坞“三栖明星”蕾哈娜在2012年11月为女王医院捐赠了一台先进的核医学显像设备。该设备可同时为临床提供解剖与功能影像,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诊断病人。曾在美国接受过培训的核医学技师米林顿告诉本报记者,核技术诊断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以应用。但是,该院并没有核医学专科医生,这台昂贵的设备因很多检查项目无法开展而几乎成了“摆设”。程刚来到巴巴多斯工作一年来,让这台设备焕发了生机。

  “程刚医生主动开设了核医学课、甲状腺疾病核医学专科门诊以及10多个核医学检查项目,用核医学手段——放射性碘治疗治愈了上百名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米林顿说。

  “考古病历”变成电子版,是医疗队的另一大贡献。“我们刚来时,女王医院的病历和报告都是纸质手写,潦草难辨,阅读如同猜谜甚至是考古。”程刚告诉本报记者。面对这种局面,程刚在业余时间统一报告模板,采用电子签名,为整个科室建立了专业的核素显像电子打印报告系统。“打印报告系统节省了书写时间,方便了阅读,有助于保存档案和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肿瘤与核医科主任谢诺伊对此赞赏有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第一批开始,医疗队就本着这一原则,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目前,巴巴多斯已有3名医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即将到中国学习的年轻医生麦克斯韦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医生医术高超,而且还有先进的手术机器人,相信这一次求学会满载而归!”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本报记者遇到了感人的一幕。“程医生,能不离开这儿吗?”在肿瘤与核医学科诊室内,一位60多岁的妇女轻轻地抽泣着,双手紧紧地握着程刚的手,以恳求的口吻说。

  这位名叫玛格瑞特·罗斯的患者告诉本报记者,她多年来饱受甲亢的折磨。去年7月中国医疗队来到女王医院后,她得到了程医生的精心治疗,心慌、乏力、多汗、食亢、易饥等症状都不见了。得知中国医疗队即将回国,她一大早就从外地转了好几次车赶到医院,把她亲手绣的“美丽的巴巴多斯岛”送给了程医生,并附上一张小卡片:“感谢您的治疗,让我过上了健康人的生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