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卖猞猁开价13万元一只:高风险要有高回报

2018年07月26日 10:53:49 | 来源:三湘都市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说起养宠物,一般人想的都是猫狗这类萌宠,但有的人偏偏要特立独行、剑走偏锋,养一些另类的“宠物”。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还有人通过网购等渠道购买野生动物来当宠物养,其中不仅包括猕猴、白狐,还有毒蛇、毒蝎、鳄鱼等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在这种背景下,“宠物银蛇咬伤女孩”、“鳄鱼惊现小区”、“白狐咬伤女主人”之类的新闻频见报端,而这股“异宠热”引发的危险和后果,也引起不少争议和担忧。

  “异宠”区别于猫、狗等通常宠物,主要是指一些外形奇特而又少见的“怪异”动物。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和短视频APP中,“异宠”大行其道,玩家需求千姿百态;另一方面,网上售卖活体野生保护动物的信息泛滥不止。

  多个平台出售野生动物

  网购“异宠”乱象丛生

  近日,一则“女孩网购银环蛇被咬致脑死亡”的新闻,再次把网购“异宠”推上风口浪尖,陕西渭南市华州区21岁女孩被自己网购的银环蛇咬伤导致脑死亡的事件,让人唏嘘,也再次揭露了网络买卖活体动物的冰山一角。

  “这只银环蛇已卖掉,现在没货”。通过58同城网站,记者找到一个售卖各类“宠物蛇”的商家,其发在朋友圈的售卖目录里不乏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名录”里的毒蛇:银环蛇、竹叶青蛇、尖吻蝮等。

  在闲鱼二手平台上,商家给记者的“宠物蛇”报价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最贵的竹叶青蛇售价超过3500元。

  记者进一步搜索发现,在不少电商平台和贴吧里,除了常见的猫狗、小松鼠、兔子、乌龟、鹦鹉等,还有一些商家发布售卖活体蝎子、蛇、蜥蜴等宠物的信息,种类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保护物种和有毒物种。缅甸蟒蛇、球蟒、绿鬣蜥、野生辐纹龟等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利用论坛、微信、QQ等网络平台收购、出售野生保护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网售的异宠,多数并没有接种疫苗的证明,这也暗藏着危险。

  买家觉得好玩可以炫耀

  卖家称“高风险要有高回报”

  在闲鱼二手平台上,一个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的商家给记者发来猞猁幼崽的视频。他明确告诉记者,买卖猞猁是违法的,需要通过特殊渠道获得。而且猞猁生性凶猛,饲养者需承担风险。他向记者开出13万元一只的高价,理由是“高风险要有高回报”。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被纳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的豹猫,检索出的售卖信息多达58页,超过千条;在名为“亚洲豹猫”的贴吧里,也出现了大量豹猫的售卖信息;在有200多名成员的“袖珍石猴”QQ群里,群成员正在频繁交换猴类的价格信息……

  除了利用互联网、微商、淘宝等电商平台非法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之外,还有通过快手、抖音等网络直播平台上滥捕、杀害、滥食野生动物视频、图片等搏取关注的行为,这些都是野生动物网络售卖链条的催化剂。据了解,以上行为已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年专项行动的打击重点对象。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一线工作人员马波说:“有的卖者因为巨大的牟利空间铤而走险;有的买者只是觉得买个‘异宠’好玩,为了炫耀。”

  “我国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非法交易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数量在1只以上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闻连线

  网购野生动物,他们因此获刑

  网购野生保护动物当宠物养,不但可能受伤甚至致命,还有些人因此受到法律的严惩。去年以来,媒体就报道过不少类似案件。

  今年7月12日,一男子在QQ群公开出售两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经市民举报后,犯罪嫌疑人被广西桂林市森林公安抓获。经鉴定,这两只小动物确为黑冠鹃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今年7月,连云港海州警方发现一女老板在网上买了只小猕猴。警方由此挖出一条非法贩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的地下产业链,抓获11名嫌疑人,救出8只猕猴。

  去年2月,南京六合男子仇某通过网络发现有人饲养猴子当宠物,出于好奇,他通过网络以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只猕猴当宠物。因违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罚金8000元。

  《刑法》第341条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也再次提醒大家,不要“无知无畏”,谨慎在网上购买“另类”宠物。

  ■综合新华社、扬子晚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