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书舍,一寸乡情 从‘碧山书局’看城市血液如何融入乡村脉络

2018年07月21日 15:44:4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8年7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就“‘互联网+’时代乡村书院品牌的构建与传播之道”课题项目,考察了位于安徽徽州黟县的碧山书局。在离城市很远、离天空很近的皖南村庄,沿着狭长迂回的乡间小道,穿过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路口的拐弯处,藤蔓萦绕间,远远可见斑驳木板上的行书大字——碧山书局。青砖石檐木栋,由一间老祠堂改建而来,兀自清幽古朴着。这是理想主义的‘先锋’(先锋书店)在村庄燃起的第一盏知识与希望之灯。

  早上9点准时开门,书很多,人尚不多。除了常见的中外文学、政治历史类书籍,书局还摆着一摞有关乡村建设的书,而在书局最显眼的正中位置,堆满了记载徽州、黟县、碧山历史的地方志,入口处则摆放着村民和店员们共同倾心开发的碧山特色文创。我们点了一杯饮品——碧山绿茶,当地产的茶叶用当地的水泡出来,清新无比。据书局负责人刘先生交代,先锋的营利点无非图书、文创和饮品。显然,落户碧山的先锋书店打从骨子里想要融入这里,用乡村的特色装点书舍,让书舍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场所。城市的人来了,享了乡村的一份清凉幽静,也带走了、同时扩散着乡村的一些味道。

  日头高上。渐渐地,书店的人多了起来。或坐着闲聊、或躺着看书、或站着游览,都有自己的一份畅快。来自上海的游客白小姐微笑着告诉我们,“祠堂里面,整个的感觉会不一样,更能静下来。城市书店的话,虽然也是像逃避到一个自己的秘密花园一样,但是这个地方感觉上还是更放松的”,北京远道而来的韩小姐也表示,碧山书局它独有的韵味在于“城市所没有的这种古朴的民居、文化的氛围和美的景致”。所以一批城市人逃到乡村来了,躲在书局的一米阳光里,懒洋洋地看看书、听听曲。“老房子好,薪火相传的感觉,这里面摆放什么都有感觉,和书结合更好,”合肥的一位游客坦言,“城市的话,说实话那种景点我还真不想去。像迪士尼,我们就一直没去,总感觉就人很多,很拥挤的感觉”。这不是个例。我们甚至可以说,逆城市化是未来的潮流,尽管如今,村里的年轻人们还因着城市的机遇而趋之若鹜。

  “现在乡村里是个什么情况呢,留在村子里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普通村民——现在大家都知道,年轻人基本上到镇上去的比较多,年老的、退休的,老人愿意在这种有书的地方看看书”。这是个老现象了,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发生,乡村在流失它的人才。但我们不必悲观,泰来农庄(碧山书局附近)的老板娘卓有远见的表示,“他们(碧山书局)可能赚的不是你想赚的那些钱。他们想赚的是,大家这几年城市都过厌了,想往乡村里跑,大家觉得乡村够安静,够美。未来几年乡村里有发展。”这其实是个必然的趋势,且应着“乡村振兴战略”与相关政策,乡村的重建与复兴势不可挡。“现在我们是从农村往市里面跑,以后就是城市往农村了,”一位从村里走出去的芜湖游客这么说道,“农村,其实讲实话,现在农村发展以后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等我们老了以后,我们都希望还是回老家”。值得注目的是,先锋书店在乡村的这场文化布局,加速了乡村人才的回流,同时,它源源不断地把城市的资本、人才、管理经验等输入乡村,以一种文化反哺的姿态,开辟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笔者认为,乡村书局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城乡互动、城市反哺现象的突出表现,与其他以民宿、农家乐为代表的典型乡村旅游体验项目有很大不同,后者几乎没有城市方的参与,集中体现了乡建进程中的乡村自主性和村民主体性,而乡村书局则是在城市书店回暖的今天,城市的资本、人才等资源下乡,利用乡村独有的自然地理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建构起一个个底蕴深厚的乡村文化品牌,这决定了它的二元受益主体和意义双向性,既满足了城市方的享受需求,也满足了农村方的发展需求。对于城市而言,乡村书局是一种新鲜的旅游体验,为城里人创造了一片远离喧嚣的心灵净土,也给原本局限于城市的书店品牌引路了一片值得深耕的蓝海;而对乡村而言,乡村书局在促进乡村阅读、响应“全民阅读计划”;传播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全方位建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乡村书局的意义不止如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于2017年首提“公益型乡村书院”概念,将其概括为:纯粹公益投资性质的书院或短期内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投资的书院、书店、书局或图书馆等类型的文化机构,比如南京桦墅村嘤栖书院、安徽黟县碧山书局与杭州戴家山村云夕图书馆,它们都因没有特殊而明确的营利导向和动机,可概括称之为公益型乡村书院。团队的实地调研证明了确实如此,负责人刘先生表示,“村民大叔他们过来的话,在我们这边看书、喝水,都是不收费的”。因着公益,才更见秉性、更具价值,却,更加艰难。

  “他(先锋老板钱晓华)还是想做一个比较好的书店,只不过,没有人敢来农村。这中间很艰难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人员流动啊、各种成本,都是需要很大的心力”,故此,店员们笑称,他们为着老板的理想而来。“老板对于乡村是有情怀的,他觉得我们先锋的路一定要在乡村走出来。而且你要知道通过我们一家书店可以带动很多人来这边”,“我们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我们老板的理想是,有一天我们乡村书局真的盈利了,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模仿我们,那么这样就会造成一种局面,就是每个乡村里面都会有一家书店”。直觉告诉钱晓华这么做有意义,而且可行,于是2014年之际,他力排众议、破釜沉舟,带着第一拨先锋人来到这儿,播下第一颗种,扬着帆,起航了。从碧山书局到戴家山村云夕图书馆再到陈家铺平民书局,摸索着前行,先锋确实在走一条‘先锋者’的道路,孤独而坚定。三四年过去了,我们有幸见到,先锋的理想之灯依然燃烧着、活跃着,照亮每一寸黯淡着的、式微了的老建筑、旧传统、古村落依存的土地……

  年已古稀的土生村民汪寿昌兼职这里的店员,负责打理图书,为碧山文创开发画了一些画儿,他对这里很有感情,他说“当然它(碧山书局)盈利没有那么大,但是它能支撑,要开始一个店,培育它,支撑它,是很了不起的,如果没有他们……讲实在话,没有先锋书店这种沉着的气魄,不一定办得那么成功,对吧?”

  成功的背后也还有着许多忧虑。11点钟的时候,书店宁静肃穆的氛围和小狗儿的酣睡都受到了惊扰,一个大旅行团的蜂拥而入、哄笑嬉闹,导游的大喇叭、大嗓门,咔咔咔的拍照声,咚咚咚的步伐,都显得与这里格格不入,几分钟的速览游走后,人潮一齐散去,不带走一片云彩,除了几张电子照片,和后续的‘朋友圈’。如果书局就是一个景点,那未免太商业化了,许多人担忧,过不了几年,碧山村也会成为宏村、西递那样的知名景区,游客闹哄哄地来,闹哄哄地走,书局没了氛围,村子变了味道,村里人很没有安全感。汪寿昌老人说,“我们的希望就是,大家能坐下来,在一种很平静的氛围里看看书。当然,在这里消费,喝喝咖啡,提供我们的收入,那是很好的。这些人,他肯定会带书走,他们有他们的爱好,这个是很好的事情。”

  对于碧山村未来的发展方向,老人不带一丝犹豫,眼神坚定的指出,“我碧山书局就是黟县的一个后书房。因为黟县本身不是那么大,他西递也好、宏村也好,到这儿来很近,只有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的车程,如果像这样子大家都到西递、宏村,能住下来以后,到碧山住下来以后,我再到书局来看看书,像猪栏酒吧啊,像村里的其他酒店的,他住在里面,清早就骑个自行车到我们书店里来看看书,有的人整天在里面,埋在里面看书,很好的,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而对于碧山村和西递、宏村的关系,老人看得通透,“我们和西递、宏村,就是要不一样,我们依靠它,它们能依靠我们,形成一个互相的联系,保留各自的特点,这样子就很好。”

  老人的一番话也让团队醍醐灌顶,如获至理。乡村书舍要依次解决两个问题——‘活下去’、‘活起来’ ,前者是效益问题,关系书舍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后者是生态问题,关系城乡之间的健康互动,这首先需要建构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其次需要结合大时代背景,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品牌。如老人所言,“碧山书局就是黟县的一个后书房”,书局发展起来了,黟县的名声也就传出去了;越来越多的人来黟县旅游,来宏村、西递旅游,也是给书局带去了流量,这种定位,是一个互益的过程。扩而言之,每个乡村书舍、每个村子都应该有它独到且适宜的品牌发展理念,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借助年轻人的力量,扎扎实实地去做,使得每一间书舍都是一个村庄的地标,每一个村庄都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我们也可以拥有法国普罗旺斯那样的风情小镇,而非千城一面、千景一色。这才是一个比较好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的发展格局。

  下午时分,炎热尚未褪去,游客的热情在书籍的荫蔽里沉淀下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下午常来这里看书的汪氏夫妻俩,二人年迈,说话依然利索,土生土长的老知青,面对镜头,他们有点拘谨。汪奶奶说,我们村不收门票,搞得应该叫‘生态旅游’,汪爷爷插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那个水放在这里不动,那个水以后会发臭的。你这个地方搞活跃了,人来来往往,这个地方就经济发展,是这个情况啦”。对于村庄的未来,汪奶奶表达了实在的憧憬,“一个旅游景点,提供你们所需要的文化,宣扬我们村里的文化。个人的生活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我们大家都富裕起来,都过着和气的好生活。”

  傍晚6点,书店到了它打烊的时间。暑气消散,略有风吟,这是村庄最舒服的时候。我们懒散地走着,很慢、很慢,看得清每一寸云的光芒,听得清每一声蝉的鸣叫,往来几个素朴的行人面孔,那么陌生,那么亲切。如果说一切恰到好处,不过村庄很美,书店很静,而你正好有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