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到2018
改革开放40年
回看走过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
一次伟大觉醒
这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而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一个重要工作坐标和时间节点
改革开放40周年
从警车升级换代
看警营岁月变迁
脚蹬自行车→二轮摩托
↓
三轮摩托车→四轮汽车
↓
各式各样的高精尖警车
透过警车的升级换代
感受科技强警的力量
纵观咱港城公安
翻天覆地的变化
……
脚蹬时代
先从70年代说起,那时候港城的警察们大多是走路去办案,条件好一点的单位,会给民警配一辆自行车。不管是调解纠纷、还是下社区走访,甚至是抓捕嫌疑人,警察蹬上自行车就走,单骑驰骋,使命必达。
摩托时代
70年代末开始,港城公安的办案车辆陆续从脚蹬的自行车升级换代为机械化摩托。先是二轮摩托车,后来又出现了侧三轮摩托,俗称“侉子”,这种带车斗的大摩托车骑在大街上感觉威风凛凛。
曾经听一位老民警回忆说:“当年戴着墨镜骑上‘侉子’摩托,边上的侉斗里载着同事去出警,那感觉不输给现在开兰博基尼的年轻人。”
△1983年,灌云县公安局民警骑摩托车出警
△这是一台幸福250侧三轮摩托车
△上图拍摄于1987年,这是连云港市东辛派出所的一辆长江750侧三轮出警车
当时“侉子”曾经风靡一时,最著名的款型就是长江750。据老民警回忆介绍:这是我国模仿苏联M72型三轮摩托和宝马R-71型军用摩托制造的三轮摩托。虽然是仿造,但是在性能上却更胜一筹,你见过倒档能开到16km/h的摩托吗?长江750就能!
长江750作为早期的警用摩托车,广受民警好评。有这样的座驾,追捕犯罪分子时信心十足!当时长江750在国外更是受到了热捧,在欧洲市场长江750被重新注册品牌为Black Star,当时来中国做生意的法国人,回国时都会买一台,因为又酷又好用。
△这台长江750现陈列在赣榆公安分局警史馆
△看着那些已经报废而被闲置的“侉子”,我们总能感受到一代人记忆的更替和时代变迁的突飞猛进。
四轮时代
到了80年代,以北京吉普212为代表的四轮机动车,开始走进公安队伍中来,这也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警车,车内空间宽敞,底盘高,能自由驰骋在各种路况上,为港城公安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83年9月,赣榆县公安局的宣传车队驶过大街小巷
△1989年春节期间,民警乘车前往乡村办案
△1983年,东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建队初期,添置了几辆金杯牌警用面包车,主要用于上路查缉违章、出警及勘查事故现场
△1990年,省公安厅为各市公安机关的交警部门统一配发一批长安微型面包,用于查缉违章,道路救援及勘查事故现场
△1999年,市公安局督察民警乘车开展督察工作
△90年代末,在东海县城区巡逻的桑塔纳警车
△20世纪初,民警从警用面包车上押解犯罪嫌疑人
△20世纪初,灌云县公安局在交警大队院内举行警车发放仪式
△连云港公安边防派出所在居民区开展处置突发事件演练
△连云港公安消防部队在进行车辆检修和日常灭火演练
统一涂装时代
2004年后,港城公安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开始统一警车的涂装,才有了现在涂装样式的警车,蓝白相间的颜色一直沿用至今。当时的警车品牌主要是桑塔纳、昌河,金杯、三菱等。这其中的代表当然得是大名鼎鼎的“老普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现在老桑塔纳早已停产,但有的还在基层派出所服役,它作为警务用车为维护港城社会治安稳定所做出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它势必会在警车变迁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警车“N”时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如今,巡航在港城大街小巷的警车,有了N多的样式、N多的用途,外看个个威武霸气,内看个个功能先进。它们各有所长,各显神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发挥着自己的价值,与港城公安民警并肩守护着这座美丽的海港城市。
不多说了,旋转横置你的手机,来一起欣赏警车大片。
警车的40年变迁史,折射出的不仅是公安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更是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当前,港城公安已经成为了一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而港城公安民警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实履行职责,深化“最安全城市”创建,为连云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保驾护航。
(来源:连云港警方;编辑/张闻芝)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