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牛塘速度”:这些照片你不一定见过

2018年07月12日 10:19:10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档案里的40年·城

  光影中的“牛塘速度”

  照片,是岁月的留声机,能将时间定格;一张张老照片,串联的是一座城市的变迁与一代人的记忆。

  在武进牛塘,有一批普通的摄影工作者,在他们的相机里,留下了数不尽的珍贵照片,记录了许许多多的“牛塘第一”,比如牛塘第一条公交线路——常州公交车28路至牛塘的通车典礼;改革开放后牛塘第一次迎来来自联合国的客人——联合国卫生组织考察牛塘竹园村等等。

  在光影变化中,他们的相机,记录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城镇交通规划、人民精神生活的“牛塘速度”。

  增速换挡的“新苏南模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牛塘化工产业的发展也是当年盛极一时的苏南模式的缩影。记者采访到了原牛塘成校校长周克进,他虽不是牛塘人,但他对牛塘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的了解却不亚于当地人。

  据周克进的介绍,1972年,牛塘化工厂正式投产,年产量150吨,年产值15万元。随着设备的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更新迭代,到1982年,牛塘化工总产值已达80万元。为进一步促进化工业的发展,牛塘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鼓励化工专业人才到各村创办化工企业;实行定产值、定销售、定利润、定上交、定报酬,年终根据经营实际进行奖赔的“五定一奖赔”责任制等等。

联合国卫生组织考察竹园装饰用品厂

  “从那时开始,牛塘各村瞄准化工市场,并全力开发化工产品。”周克进说,到1989年底,村级化工企业达30余家,乡政府也先后开办了常州市玻璃钢厂、牛塘电镀厂、牛塘东风树脂厂等七家化工企业。也是在当时,作为我市最大企业集团之一的亚邦集团开始崭露头角。1995年,牛塘化工产销收入超过了全镇产销收入的60%,成了闻名遐迩的化工之乡。至2000年,牛塘化工全年总产值达16亿元。

  牛塘化工企业如同搭上了快速列车一般,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就是逐渐凸显的环境污染问题。从2001年开始,牛塘政府对全镇在册的43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专项整治考评。当年年底,2家化工厂关闭,20多个单位的部分车间停产整顿,2家企业转产。牛塘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亚邦集团

  亚邦集团便是牛塘化工产业增速换挡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亚邦集团向生物医药、新能源、现代服务等行业进行战略转型,位于西太湖的亚邦生物科技产业园也将形成理疗、老年康复等综合性健康体验中心和生命科技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和亚邦集团一样,牛塘化工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牛塘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增速换挡的“新苏南模式”。

  日新月异的城镇交通建设

  “湖滨路,是牛塘人心中最重要的路。”周克进告诉记者,如果要述说牛塘发展的速度,不得不提湖滨路。据了解,在解放前,并没有湖滨路,但通往常州城区湖滨路所在之地又是必经之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丫河乡搬迁至牛塘,建立牛塘乡政府,这条通往市区的无名小路开始热闹起来。

1992年牛塘第一条公交线路28路公交车通车

  1992年,牛塘的第一条公交线路28路正式通车,这条公交线路连接了牛塘和当时的湖塘城区,自此,牛塘镇道路重新进行了总体规划,东龙路、虹西路、大通路……纵横交错,其中也包括那条通往市区的无名小路,被正式命名为“湖滨路”。

  “上空蜘蛛网,地面擦板样。”这是八年前牛塘当地人对湖滨路形象的描述。随着牛塘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滨路也从原来的石子路变成水泥路,路面不断加宽,路两边的店面开起来了,马路两旁的各条线杆林立,尤其是南来北往的各种重型车辆成倍增加,湖滨路在进入新世纪后,便开始超负荷承压,路面损坏日益严重。

长虹路高架

  2010年7月开始,武进区交通局和牛塘镇政府共投资5000万元改造湖滨路,历经14个月,从新国道至长虹路高架路段水泥路换成了柏油路。“湖滨路的改造让我们看到了牛塘的建设速度,也让我看到了牛塘发展的未来。”周克进说。

  作为武进对接常州主城、承接城市西进的“桥头堡”,牛塘镇正主动接受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武进绿建区的辐射拉动。近年来,牛塘推进实施聚湖路、人民路、春秋路等西延工程,实现镇区主干道路与武进中心城区全线贯通。如今,长虹路高架下匝道就是湖滨路,一条湖滨路,成为连接城市和乡镇的纽带;一条湖滨路,也开出了不限时速的“牛塘速度”。

  丰富多彩的文化“慢”生活

  牛塘,一直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乡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象牙浅刻及各类书画活动就在牛塘镇兴起。以萧剑波、陈桂芳、倪久晋等为代表的一批牛塘人成为了国家级象牙浅刻艺术大师。文化浸润着这座小镇的每一寸土地,小镇的人们也开启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慢”生活。

1993年青云园落成

  牛塘镇的特色文化活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活跃了起来,而作为牛塘镇特色文化的标志,青云园也见证了牛塘镇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精神生活的发展。1993年,青云园落成,它成为常州市区第一家农民乐园。假山回廊、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它成了全镇的文化中心;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它成了全镇的运动健身中心,1000平方米的游乐场也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在不少牛塘人心里它就是“牛塘红梅公园”。茶余饭后、工作之余,总能看到人们在青云园中休闲健身、读书看报、下棋打球,甚至和着优美的节奏跳舞的身影。

两年前建成的清莲园

  两年前,被牛塘人称为“牛塘绿肺”的清莲园正式开园,和它清新淡雅的名字一样,公园整体建筑以江南园林风格为主,有着浓浓的水乡韵味。在清莲园内,随处可见在绿色廊道漫步的市民。

  眼下,清莲园中各种花开得格外地耀眼,今年3月刚刚退休的赵阿姨和老伴在花丛中流连忘返,现在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和老伴逛逛公园、看看书,偶尔出去旅游。她笑着告诉记者:“生活慢了下来,看到的景色也多了!”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