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湖村养蛙稻田
稻田里养殖的黑斑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田养鸭、稻田养虾在扬州已较为常见,记者昨在仪征市马集镇蔡湖村看到,这里的稻田里还养起了青蛙—— 一块面积约50亩的稻田里,放养着30万只黑斑蛙。
稻田支纱帐 青蛙当“卫士”
走进蔡湖村养蛙稻田,记者看到田里升起一片白色纱帐。技术员姜傲说,在扬州,青蛙最主要的天敌就是鸟儿,因此,每块稻田上都要升起纱帐,以防鸟儿偷捕青蛙,如白鹭就是吃蛙的高手。同时,稻田四周也用纱帐围起来,因为青蛙都是弹跳高手,围网是为了防止它们逃出来。
眼下,水稻刚种下去,虫子不多,因此需要喂食,“等水稻长大点后,田间的虫子就多了,人工喂食就会减少。可以说,青蛙是水稻的‘卫士’,可以大量减少水稻病虫害。”
姜傲介绍,现在青蛙刚刚从小蝌蚪“变身”为蛙,每天能吃50-70只虫子,再大一点后,就进入生长旺盛期,这期间,一只青蛙可吃10万-15万只虫子。
用水有讲究 每滴水都须消毒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因此,稻田必须要留足供青蛙栖息的陆地。姜傲说,50亩水稻田,水稻面积为20亩,目的就是为了给青蛙留足空间。
在稻田旁,有一个大水库,另外还有一处新建的池塘。姜傲解释说,青蛙养殖对水的要求很高,“水库的水很干净,但依然不能直接放入稻田中,还需经过池塘消毒,换句话说,进入这片稻田的每一滴水,都要先消毒才能够灌溉。”
青蛙要求干净的水,因此也不能给水稻施肥,但水稻生长需要“营养”,这些“营养”从哪里来呢?姜傲说,青蛙的排泄物就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
另外,水稻生长过程中,也不能喷洒农药,“青蛙对农药非常敏感,除了不能喷洒农药外,还要严防带有农药的水进入稻田。可以说,这里的水稻,完全是用有机方式种出来的。”
养蛙需许可 过程全监控
马集镇农业助理李永高介绍,青蛙养殖需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像蔡湖村养的青蛙是黑斑蛙,这种青蛙在扬州本地是有野生种群的。因此,为了规范种植养殖户养蛙,一方面会要求养殖户不得捕捉野生蛙,另一方面,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督察,督察环节包括青蛙苗种投放、养殖过程和青蛙出田时间等。”
李永高表示,稻田养蛙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全新尝试,也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新模式,值得鼓励。
(来源:扬州日报 编辑/钱薇)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