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到了2018年又是标志性的一年,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至今多个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其中,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2017年更是连续九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
1978-1988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产品被称作“缺重少轻无轿车”,结构非常不合理。60、70年代,因生产、建设的需要,国内汽车主要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国内汽车工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当时,解放、跃进、黄河等传统品牌的车型进行升级换代,汽车企业产品的品种、质量、生产能力均实现大幅提高。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出现合资企业,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1989-1998年
国家开始鼓励私人购买汽车,并且大力支持国内车企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段转型期中,中国汽车工业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确定发展轿车并奠定了基本的生产格局和基础。此外,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据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中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辆。
1999-2008年
2001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浪潮袭来。受此影响,中国车企开始通过收购国外汽车企业,消化吸收国外技术。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此期间,中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的生产技术大大提升,新车型层出不穷,汽车消费结构升级,中国汽车进入“井喷”时期。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4万辆,超过韩国排名世界第六;2006汽车产量为719万辆,跃居世界第三;2008年,汽车产量为935万辆,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到了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千万,以1379万辆的成绩排名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初见进展。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2009-2018年
自中国跃居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以来,汽车工业保持稳定发展,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到2017年已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为近十年最高值。
这段期间,国内汽车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被挖掘,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
汽车消费提升,国内的汽车企业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端增长,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中,北汽新能源EC更是拿下全球销冠。
中国汽车工业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从落后的生产条件到如今的世界制造大国,未来还将继续稳步发展,提升实力,提高全球化。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其中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谈到扩大对外开放,中国下一步的具体举措时,习近平主席宣布了十件事,其中汽车行业相关的分别提到,一是尽快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二是今年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相信在这些举措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越开放越强大。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