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旗开得胜 俄罗斯队唤醒战斗民族自豪感

2018年06月15日 08:24:18 | 来源:体坛周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俄罗斯队庆祝进球

  6月12日上午,和两位同事一起,去距离红场不远处的国际足联球票中心办理领取球迷身份证的手续。办完证准备回宾馆之际,迎面遇到了数位据围巾可知是秘鲁粉丝的球迷,其中有位中年男士,一边欣赏着四处风景,一边低声哼着小调。看他那样悠然自得,我不禁微微一笑,而且笑时也没回避他的眼神。天下球迷真的是一家,天下中年男人也真的是相互理解,他显然读懂了我的善意和欣赏,所以他也是很有风度地一笑,然后轻声说道:秘鲁?我当时就有点蒙了:难道我现在被莫斯科的太阳晒得像他那么黑了吗?!

  独立日?我们互相独立

  “在俄罗斯真的不能随便对着陌生人微笑,这不仅是不可接受的,甚至是危险的。”我立即想起了德国《图片报》的一个报道:为了让外国球迷享受到最礼貌的服务,俄罗斯铁路部门专门对乘务人员进行了微笑训练,由于俄罗斯人不习惯用微笑向陌生人传递友善,因此俄铁路乘务人员都已经习惯什么时候都像铁面包公黑着个脸了。

  没能混进德国队训练场,心情不爽。打道回宾馆,快到时突然发现对面有一家小食品店。想起要准备些宵夜,索性就穿过食品店对面的人行道,享受了一把绝对“车让行人”的福利之后,就进了久违的俄罗斯小食品店:18年前在俄罗斯为军事留学生做翻译的期间,我最喜欢逛这种小店,这里有我最喜欢吃的新鲜面包。俄罗斯最普通的那种大面包其实最好吃,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淡淡的麦香中混有一点黄油的鲜味,口感、色感都很好。

  这个小店还真小,十几平方米,只有一位50多岁的女售货员。正当我四处打量,在小店中寻找年轻时的记忆之际,一位负责对面体育场安保的老警察走了进来。“今天人不多呀!”老警察一边挑选着面包,一边随口说道,显然,他们应当熟悉。“谁让今天是休息日呢?!”女店员显然对假期人流量太少不太满意,“6月12日,独立日,我们从哪里独立出来呀?!”不要问我这些问题!“老警察显然注意到了我这位外国人的存在,因此不太愿意接女店员的话。

  早就知道俄罗斯人对6月12日这个节日真不是那么感冒:很多年前,一位俄罗斯海军中校、一位叶卡捷琳堡大学MBA班讲师都曾在面对我这个外国朋友时,嘲笑过这个所谓的“独立日”。即使现在俄政府已经将其定名为“俄罗斯日”,但不久前的一项民意调查却显示:俄罗斯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这是个什么节日,有人称其为独立日,有人称其为俄罗斯日,还有人将其称为俄宪法日——这是将它和12月12日才庆祝的宪法日搞混了。

  “为什么不能问这种问题呢?您不也是俄联邦公民嘛!”女店员绝对视我为无物,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进店数分钟后一句俄语也没讲。“我们是互相独立了,以前,大家都很友好地在一起,但现在我们相互间独立了!”老警察哈哈一笑,随口道出一个令我惊奇的回答:在阴雨天,他还要上街值勤,这说明他职位不高,下班在这种小食品店顺手买两个面包,花6块多人民币,说明他的收入也并不高。然而,他给出的这句解释还真有点太极高手的风范:他好似是在和女店员开玩笑,却又无一句不是在讲苏联解体的无奈……

  不再酗酒,不再拜金

  俄罗斯大街上的女士,很少有拿啤酒瓶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战斗民族”的酗酒是有名的,十几年前,在大街上看到喝多的男士是常事,就是漂亮的年轻女孩儿,也常常一瓶啤酒在手。然而,这次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和小区里,已经很少能看到拿啤酒的女士了。小伙子扛啤酒瓶子,在地铁上到是看到两个,只不过啤酒瓶外面还包了纸质的包装袋,对,就像是中国煎饼果子外的那种包装袋!不太明白这是他们两人的创意,还是一种新的流行。为了确认这事,我专门跑到宾馆对面买了两瓶啤酒,还特意拧开了瓶盖,但仍然没有收到老板递过来的纸袋,所以我断定,那应当是两位小伙子的创举了:他们可能也不希望别人看到他们在地铁上喝酒!

  另一个变化就是感觉莫斯科多了一份俄罗斯人特有的悠闲出来。20年前的莫斯科人,被渴望金钱的欲望灼烧得很是焦虑,以至于行为有些出格:我们正规代表团要入关,海关人员都敢明目张胆地索要数包茶叶当小费。但这次进海关的时候,女检察员们看着都很正规,面对个别中国人有违规定的做法,也显示出了较好的耐心。

  想象中的祖国长啥样?

  12日晚,数位媒体的同事正在一家俄餐厅吃饭。突然,一位20来岁的年轻小伙子主动过来示好。我们的美女同事站起来,仅仅交流数句,就引来了一段我重归莫斯科后听到的最长情告白:他是一位旅美俄侨,很小时就随父母一起到了美国,在那里生活了15年。这次借世界杯的机会,他独自回到俄罗斯,听到那些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乡音,看到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建筑物,心里倍感亲切。所以,看到我们这些手持摄像机、相机等长枪短炮的记者,他就忍不住有一种想要说些什么冲动!

  美女同事很自然地就问起:俄罗斯在这15年里,发生了哪些让他惊奇的变化?他的回答很朴实但也真的让我心中为之一动:离开俄罗斯时,他还小,对这里的一切都已经模糊了,但现在他感觉这里的一切很好,并没有美国媒体写的那样差,所以,他喜欢现在的俄罗斯。因为,这里和他想象中的俄罗斯一样!

  想象中的俄罗斯!想象中的俄罗斯是个什么样子?难道说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百年,诞生了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琴、门捷列夫等世界级精英,打败过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战斗民族,真的像西方媒体描写的那样,只会喝酒、索贿、拿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换一切?

  15年前就能旅居美国,小伙子的父母应当是俄罗斯的精英人士,但到了美国,小小的他必须要经过一个艰难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俄罗斯人的标签随时都会被贴在他的身上。于是,那个模糊的俄罗斯,他心中的祖国,慢慢地反而清晰了起来。

  武装人员由冷变热

  世界杯真的唤醒了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战斗民族不仅拥有无所不能的摧毁力,也是一个善于思考、有理想且勇于为神圣理想付出巨大代价的民族。

  6月13日,在红场各国球迷欢乐的海洋中,随处可见成群结队、全副武装但手枪都收在枪套里的俄罗斯军警。他们都是些20来岁的年轻人,尽管他们神经依旧绷紧,无时无刻不在仔细观察周围的每一个人,但依旧可以看出,已被无数媒体贴过N个标签的他们,平时那颗冰冷的心已被这里的欢乐融化,所以,面对那些快乐到无所顾忌的南美球迷,他们也会时不时会心一笑,面对那些手机和摄像机,他们竟然偶尔还会显出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至于向他们问个路、打听点事,他们的回答也是非常热心,和平时那套制服所带来的威严真的距离很远,和我以前对他们的印象距离更远。

  199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俄罗斯大街上基本只有警察一种武装人员,除了交警和片警之外,最多的就是通常被中国人称为“阿蒙”的特警,他们不仅全部荷枪实弹,而且手中所持冲锋枪的枪口全部是朝天!军旅行家都知道,朝天的冲锋枪,虽然看似悠闲,但那可都是顶着火准备随时开枪的,至于平端的冲锋枪,虽然看似吓人,实则绝对会上着保险。此次来俄罗斯,即便是红场举行的国庆音乐庆典,俄方出动了身着西装的联邦安全总局特工、内卫部队战士及警察等三个强力部门的人员,可他们的武器却都是藏在身上。这只能是说明,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社会治安形势非常有自信了。返回腾讯网首页>>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