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少数派报告|空军“少航班”考生的高考生活

高考·少数派报告|空军“少航班”考生的高考生活

2018年06月08日 11:57:0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记者/王晟)眼前两个还不满18岁的小鲜肉,已经是三年的“老兵”,是拥有了5个飞行小时的雏鹰。他们是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也是中国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学员。

  2015年夏天,中国空军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在全国11个省份依托当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设立16家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臻选出1000余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入校学习。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同时,接受准军事化管理和航空特色教育训练。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通中学作为江苏省青少年航空学校,共同接受了其中110位江苏籍子弟。

  

  在3年后的高考中,最终达到一本录取线并符合飞行、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的学生,将进入中国空军航空大学,特别优秀者还可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空军班学习,成为真正的空军飞行学员。

  飞行人才早期培养,是全球航空大国和空军强国的通行做法,与飞机和飞行相伴成长,培养翱翔蓝天的本能,获取搏击长空的思维和力量。

  空军希望以此普及和提升国民航空素养,并从中选出爱飞行更爱祖国、有天赋更有抱负的飞行学员,助力中国空军实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  

  转眼三年过去,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逐渐成熟的少年,在这次的高考中,丈量自己与梦想最后的距离。  

  2018年高考前夕,荔枝新闻记者在空军招飞局南京招飞选拔中心的支持和协助下,前往南师附中青少年航空学校(附中老师们称其为“少航班”),与几位高三的优秀学员、空军驻校干部(教导员)聊了聊,听听他们的故事。

   在鹰的眼里,梦想不会总在远方 

  讲述考生:程旭华

  籍贯:常州

  身高:1.83米

  出生年份:2000年

  高考前最后几天了,我们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也就是南师附中老师同学们口中的“少航班”,依然是按照平时的节奏生活、学习。早晨还是6点钟起床,白天正常自习,晚上照样是10点准时熄灯睡觉。

  高考当然重要,但是为它紧张到打乱生活节奏就划不来了。而且我们不少同学还是在本校南师附中参加高考,所以我就当它是一场“模考”

  其实,从5月份开始,班上的气氛渐渐紧张,考前的最后几天,大家彼此很默契地互相调侃调侃,缓解下压力。

  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当年没有选择进入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现在又是怎样的状态,在怎么迎接高考?

  小时候,妈妈问我长大以后的想干什么,我没头没脑地说“想开飞机。” 这可能就是我与飞行最早的约定吧。 初三那年看到有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总计120多道体检、空军组织的文化课成绩摸底考试、政审,然后参加中考,最终如愿进入青少年航空学校。

  三年后的今天,我很感恩这个机会,很庆幸自己当年选择了这条道路,选择了另一种学习生活,另一种人生。

  刚入校,我和同学们对这里严格的纪律都不适应,更不理解。比如,为什么早晨6点就要起床晨跑?为什么所有事情要限定时间完成?为什么很多事情都要集体行动?为什么平时连手机都不可以用,要上交集中保管,只有周末才允许使用半天?

  别的同学可能用手机随时玩玩游戏,放学后、假日里可能偷偷到网吧里对战几局,我们也会羡慕,会各种馋。高一的时候,嘿嘿,有的同学也会忍不住偷偷违反纪律(此处我就不多说了……)

  到了后来,我们慢慢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作息习惯,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井井有条。我更加自律,更加自信,对每一天应该怎么度过都心中有数。原来,能把握好自己,就能把握好每一天的生活,不会被其它所左右,这将让我受益终身。

  我感谢经常来看望我们关心我们的空军领导,这三年我们少航班享受这空军提供的被装、津贴,连教室的灯光布置,每个人的护眼灯都是仔细挑选、一一配发的。

  南师附中的老师、驻校的空军干部(也就是队长和教导员)在这三年很累很辛苦为我们操碎了心。因为我们是第一届,上至国家和部队的厚望,下到家长们的期待,他们应该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一方面,他们要把我们当作“准军人”那样严格要求,规范我们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又要把我们当普通的中学生,循循善诱。军训的时候,队长和教导员个个“铁面无情”,哪怕我们叫苦喊累,根本不为所动,但是休息时间,又对我们无比关怀,我们心里还是很感动哒

  在这里学习不会孤独,整个少航班的兄弟们都会自己“撑腰”,

  别的班级有男生有女生,大家彼此相处会比较“微妙”。在我们少航班就不会啦,几十个男生亲如兄弟,说话直来直去。我们很经常谦虚地调侃自己就是一群“粗人”。

  在这里的三年,大家已经有深厚的感情,非常珍惜这最后共同奋斗的日子。

  只可惜,最近大家表面上嘻嘻哈哈,情绪中却有伤感我们很多人会去考同一所大学(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今后的战友。可是,有些同学却因为视力、身体素质成绩或其它的原因,不再适合作为飞行员苗子培养,分流到附中其它班级学习,与大家就此分别,走上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这其中还有我很要好的哥们儿,他成绩很好,却是因为个头太高,超过了飞行员标准(1.64米~1.85米)也不得不离开少航班。我们曾经约定,遇到这样的状况都要坚强,要勇敢,要积极面对,但是……但是真遇到了,谁也不会一下子接受得了……

  没关系,他的成绩很好,自己又很努力,未来干哪行都会很出色,我衷心祝他好运,希望将来我们都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好好奋斗。

  年前,年少的我还在飞机的舷窗边向外眺望,脚下无数白云,都是远方,都是梦想。年后,我在南师附中的少航班,远方和梦想,愈发清晰。

  每到周末和假期,我们都要学习航空理论、空中领航、航空气象方面的知识,平常的体育课也要练习体能,做些基础操练提高前庭功能,这一切就是为高二暑期的飞行体验测试做准备的。

  第一次坐进飞机驾驶舱,手握操纵杆,我懵圈了。尽管地面上理论知识学得挺好,也反复在学校的模拟器上练习过,所有的程序背得头头是道,但是真在驾驶舱里,我有点反应不过来,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看。教官反复提醒:“注意看仪表,看仪表,看仪表!” “是,教官!”(可是,可是,可是透过驾驶舱看到的风景太赞啦教官!)

  开飞机和坐飞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哈。当你自己掌握一架飞机的时候,才觉得操纵杆沉甸甸的都是责任。

  如果将来顺利成为空军飞行员,我想飞的当然是战斗机,但是我这个体型可能不大合适了(1.83米,接近空军飞行员身高上限),但是不管飞哪种机型,我肯定要开最先进的。

  别笑,别笑!能开哪种机型,取决于我的身型,能开什么型号,取决于我的技术!

  在南师附中的三年,我们少航班多数时间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文化课,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体育是我们班的强项,校园里的运动会、校外的龙舟赛,我们上阵必须是主力,必须得稳赢啊。

  不过我自己更喜欢的是文艺类社团,在电影社团写写剧本,做做摄影摄像,学到很多。我父母就对我很支持,给我配了一万多元的相机设备。

  我爸也要我付出一点代价——把空军发给我的每月400元津贴冲抵相机的钱。嘿嘿,其实那些钱怎么够呢?我明白,父母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我,要对自己的爱好负责,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到底。

  我们总说,爱到了极致,就会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给它,我对蓝天的热爱同样如此,一生为了这一件事,甘愿交出自己。

  在鹰的面前,梦想不会总在远方!

   高考之后,离航天员的距离是否会更近 

  自述考生:翟继龙

  籍贯:徐州

  身高:1.76米

  出生年份:2000年

  我姓翟,翟志刚的那个翟如果成顺利通过高考,进入空军航空大学,我或许能成为战斗机飞行员,我的进一步梦想,是像翟志刚那样成为航天员!

  你问我高考前心态?嗯,我毕竟还不是航天员嘛,所以,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紧张。

  但是这点紧张,可比不过几个月前最后的定选体检,那次可把我吓得够呛。

  当时,我是全班最后一个接受体检的,眼科主任在我的体检表上写了长长一行字,而别人表格上的评语却很短。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会不会……  

  医生签完字在跟同事谈了点事情,我心里七上八下,想问又不敢轻易开口,若是高中阶段最后一次体检没有过关,我的空军梦、飞行梦、航天梦,就统统要破灭了——一生的梦想啊,突然全落在这一行字上了。那几分钟里,我仿佛在等待最后宣判。

  还好,医生最后说没问题,挥手放行,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大石头落地,乐得能原地起飞,顿时感觉跟翟志刚他们更近了一些。

  我们可是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为培养挑选飞行员做准备,视力尤为重要。其它班级同学戴眼镜的一大片,唯独我们少航班,没有一个戴眼镜的。

  但是,高中三年功课这么紧张,又要确保视力不下降,真的很“逆天”。每个星期我们要用招飞的C字表测视力,谁的视力下降了就要赶紧想办法,上眼药水,用按摩仪,注意休息。别的班级每天上下午做两次眼保健操,我们班晚自习还要自己放音乐,再加一次。

  飞行梦对我很重要!因为小时候做了一个关于月球的梦,我就抱定决心,将来高考考入空军航空大学,从战斗机飞行员起步,争取当航天员,探索宇宙。没想到高中阶段就有机会进入青少年航空学校,那我当然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

  和别的同学不一样,我刚进校门,就很能适应这里的严格纪律——我自己入学前想象得比这些还要严呢。来到这里,各个方面条件都很好,尤其是伙食方面,吃得真香啊。

  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少航班总是集体行动。别的班同学对我们好奇羡慕,每次在众目睽睽之下,我们列队去教室、去操场、去食堂,大家都会说“快让开,少航班来了!”。

  这个班“哥们儿”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普通班级的同学肯定比不了。三年里我们朝夕相处,参加的集体活动有课外实践、有航空学习,比其它班级多得多,有太多共同的经历话题。每当有同学因为各种情况,必须要离开我们分流到普通班去学习,连着几天,班上的气氛都会很压抑。

  送别这些同学有没有什么仪式?肯定有啊(偷偷望向远处的教导员),私下里肯定有些小仪式,这是我们的秘密,还是不提了哈哈哈

  我们的空军驻校干部,就是队长和教导员,他们是一文一武,队长对纪律和风气管理得严格,教导主管我们的思想和学习。他们都是飞行出身,刚进校门的时候,我们就缠着队长,请他解答我们对飞行的各种好奇。

  我还问过王教导员,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最重要的标准有哪些?他告诉我,航天员候选人至少要有2000个飞行小时,嗯,我现在已经有个5个飞行小时,万里长征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这5个飞行小时,就是高二暑假的体验飞行中攒下的。第一次体验驾驶飞机,就一个字,爽!

  从驾驶舱看到外面的景色太震撼了,而且身边副驾驶位上坐着非常风趣幽默的教官,感觉好极了。

  以后想开什么飞机?那必须是歼击机啊! 国家选拔航天员不是只从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吗。因为要驾驶航天飞船,航天员必须能承受更大的过载,只有歼击机飞行员才有这个基础。

  我明白,如果这次高考顺利达到一本招飞录取线,我就能成为空军航空大学的学员,将来从初级教练机飞起,一步步飞到更高级别的飞机……要攒2000个飞行小时呢,可得充分利用起来,我就希望能在这2000个小时尽可能体验不同的飞机机型。

  当然,将来一定驾驶中国最好的歼击机

  不论将来能飞多远,我肯定会想念在南师附中住过的宿舍楼,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家”,包容我曾经的懵懂,刷新我对未来的畅想。我会想念校园的小湖,每天清晨无论冷热阴晴,都要雷打不动地绕湖晨跑,那里见证了我从男孩到男子汉的蜕变。

  特别是小湖中间有喷泉,只要天气晴好,阳光在水汽上一定会折射出美丽的小彩虹,每次看到就很开心,元气满满,瞬间对未来涌出无数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将来,我若能飞行在天地之间,应该能看到更宏大更壮丽的彩虹吧,那又会是怎样的体验呢?

   管着这帮“银娃娃”,常常气得笑出声 

  自述教导员:王飞(空军少校)

  籍贯:河北

  高考时间:2004年

  我们当年可没有他们少航班这么好的条件是到了高三才参加空军招飞的。先由学校筛选,再经过省、市、区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

  当年空军招飞,对身体条件筛选非常严格,成绩的要求没有今天这么高。所以当时过了身体关,自己平时的成绩又不错,我对高考就完全不担心了,考试前比现在这帮孩子轻松不少。

  自从今年3月份体检定选之后,少航班的很多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全力以赴,最后冲刺。

  即便接受了准军事化的管理和航空特色教育,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学生本质上还是高中生,要成为真正的中国空军飞行学员,他们必须参加高考,达到招飞录取分数线,才能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中国空军真正的一员。

  从2011年以后,空军招飞改革一直在推进,现在招飞高考录取分数线,全部在一本以上。

  我参加招飞的时候,空军装备更新换代还比较慢,很多飞行员飞了二十多年,只飞过两种左右的机型。而现在空军整体装备水平有了质的跃升,那么多种战机进入部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先进,意味着一名飞行员一生可能要换装若干种新式飞机,对个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要求水涨船高。只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够尽快掌握装备性能,人机合一,把各种飞机的性能发挥到极限,才能跟上中国空军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

  说实话,同样是高中生,少航班的孩子和别的班级同学不太一样。

  别的同学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高考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他们则是有一个共同的、遥远的目标,就是要飞上蓝天,将来守卫祖国的蓝天。

  这些孩子的高中三年,文化课、学校活动、体能锻炼、航空知识方方面面都要兼顾,绩、身体、心理都需要不断磨练提升,让自己更加优秀,更适合飞行。

  附中的老师们普遍反映,少航班的孩子智商情商都很高,机灵着呢。

  在我们空军驻校干部眼里,这些中考时层层选拔出来的孩子个个都很金贵。如果说飞行学员是金娃娃,这帮孩子就是银娃娃。

  队长和我负责驻校管理少航班,从纪律作风,到生活习惯,方方面面都要管,既要严格又要掌握好度,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管理,

  学校都要求学生每个礼拜写周记。这帮小子还挺实诚,大模大样地在周记里写:“我们每天都与队长、教导员斗智斗勇……”班主任们传给我们看了,大家气得笑出声。

  有时,我们还真要跟他们“斗智斗勇”。每天傍晚下课后到晚自习前的一个半小时,有的孩子为了多打一会篮球,饭都不吃,我们发现了就得满世界去找,找到了还不能强行叫停,要陪他们打上一会,看时间差不多了,悄悄安排故意少一个人,让他们打不下去,才乖乖回去吃晚饭。

  平时,还要防着他们偷偷摸摸用手机、晚上不睡觉聊天、到校外卫生条件不好的小馆子小店吃饭买零食。平心而论,这都是孩子们在这个年纪最想做的,但是对少航班学员的身体、学习又可能造成潜在伤害的事情,他们也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走到今天不容易,南京招飞选拔中心领导们派我们来驻校,就是要对他们负责啊。

  到底都是男孩,精力旺盛,身体条件又好,协调性又强,年纪小,脑瓜灵,越是不让他们做吧,他们越会偷偷摸摸去做

  换个角度看,飞行员恰恰还需要这种机灵劲儿。战机起飞,在天上遇到任何情况,地面指挥员无法代替他们做决定,就靠自己的临机决断,不能死板,不能教条,必须灵活大胆。因为飞机的状态、敌情的动向,瞬息万变,几秒之内,就可打完一场现代空战,脑子要转得飞快才能笑到最后。

  瞧,有的孩子吧,还没飞呢,已经把这些机灵劲儿先用上了(笑)。

  他们还都是孩子,可塑性非常强,身上的小毛小病,必须通过不断地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带着他们往正确的方向靠拢,这就是我们驻校干部的责任。

  对了,这些孩子确实有灵气。高二暑期的实际飞行体验测试,成绩按照A、B、C、D、E分五个档次,分别折算成38、32、26、19、0分,要计入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员的高考成绩。

  这个班的同学,好多人拿到了满分38分,绝大部分都是32分,成绩非常好!

  或许,这次高考过后,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会成为我们空军航空大学的校友、师弟、成为我们的战友。

  真羡慕他们啊。这些孩子赶上了好时代,有南师附中、南通中学这样好的学习环境,有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这么好的平台,有中国空军一日千里的信息化现代化强军转型,他们的未来的成长不可限量,若是日后成长为优秀的飞行员,我们肯定会为他们骄傲,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

  队长和我都是飞行出身,现在都不飞行了,所以我们衷心希望这些孩子们,这些未来的战友,能在蓝天上飞得更稳,飞得更远。

        


     编者按:

  又是一年高考季。逐梦三年、奋斗六月是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倾注感念与回忆的集体记忆。不过在大多数人的高考跑道上,也有少数人以另一种姿态与我们同行,铺陈出另一种人生体验。

  高考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四类高考跑道上的少数派。他们有:被高考放逐的“保送生”,渴望成为冲天英雄的“招飞”考生,始终不放弃追梦的残障考生,享受孤独的“冷门专业”考生。我们渴望通过他们的故事,透视另一种选择与坚持的意义,聆听少数派的光荣与梦想。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