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散发文化温度 2018南京名城会主论坛四海群贤话文脉

2018年05月26日 14:46:0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记者/王雨琦 纪月) 526日上午,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一带一路’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举行。20余位国内外名城市长、市长代表及文化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传承、遗产与旅游、青年与文化创意等议题,引发中西智慧激荡。

大会现场

  传承文脉 让文化融入城市灵魂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枢纽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开放的文化环境,对中华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文化不仅是精神财富和历史记忆,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何让城市散发文化的温度、让文化成为城市的灵魂,如何更好地传承城市文化记忆、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发挥城市文化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说,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南京将做好五篇“文章”,传承古都文脉:一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章,彰显“南京魅力”;二是做好文化精神塑造的文章,讲好“南京故事”;三是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文章,打造“南京标志”;四是做好文化对外交流的文章,扩大“南京影响”;五是做好文化利民惠民的文章,体现“南京温度”。

  不止是收藏 让博物馆遇上大数据

  博物馆是民族历史无声的见证者,而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新时代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物收藏,而已成为引导社会价值观、推动文化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发表“关于充分发挥博物馆评价功能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客观上要求中国博物馆对文物藏品的评价展示摆脱本土化传统,跨入更高的层面,打开更广阔的视野,在世界追求更大更高的社会评价话语权。

  王春法指出,当前,国内博物馆要紧贴时代特点,紧密联动,美美与共,并补足策展能力上存在的短板,把中国故事讲好、讲实、讲动听。同时,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不同地域文明的交流互鉴。

  继承物质遗产 中西“古城墙er”思维碰撞

  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的代表,已巍峨伫立六百余年。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哈拉尔州州长约瑟夫,则分享了当地朱葛尔古城墙的保护经验。

南京明城墙 资料图

  朱葛尔城墙建于1551年,是埃塞俄比亚东部地区的宗教、文化、商业中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约瑟夫介绍,长期以来,哈拉尔州致力于通过城墙的修缮、法律法规的完善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注重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研究功能。他还介绍了哈拉尔州“振兴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建设

  中国文学香飘欧洲 莫言苏童获异国“迷弟迷妹”

  浸润着东方魅力的中国文学,一直备受欧洲文学爱好者的青睐。来自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的白罗米教授认为,文学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而中国文学,更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罗马尼亚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人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莫言、苏童、余华等多个作家的作品被推介到罗马尼亚,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

  此外,她还系统介绍了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并希望通过文学架起罗马尼亚与中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孔院日暨中秋节庆祝活动 资料图

  中西智慧碰撞 梧桐树激荡西方匠心

  中国文化+欧洲设计,将碰撞产生出怎样神奇的作品?丹麦珠宝设计师、北欧当代首饰艺术家金.布克带来了他正在设计中的“made in china”珠宝系列。

  2016年,他受邀来到南京,一日午后,梧桐树投射于街道的斑驳树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甚至带回两株梧桐树枝作为留念。

南京梧桐大道 资料图 

  不久后,他以此为契机踏遍中国各地,寻访传统手工艺,为中国匠人与匠心深深吸引,其中南京金箔、景德镇陶瓷工艺等对其影响颇深。回到丹麦后,他设计了一系列包含中国传统元素的艺术品,在作品中展示了对南京、对中国的珍重与真爱。

       (编辑/李慧 摄影/南京城市摄影队)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专题>> 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