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雅小朋友慈善风波,质疑不能只凭想象和冲动|荔枝时评

2018年05月25日 15:15:0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54日,河南太康县3岁女童王凤雅因视网膜母细胞瘤不幸去世。此前,其父母在多个网络平台求助,至少募集到了3万多元善款。但是,有自媒体发文质疑,在王凤雅患癌后,家属利用了网友的筹款,带她的哥哥前往北京治疗唇腭裂。

  质疑引发又一场慈善领域的舆论风暴。王凤雅的父母是否涉嫌挪动善款?是否存在重男轻女的丑陋行为?这些拷问瞬间点燃了网民的情绪。

  但是,最新报道似乎又让事件反转。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后表示,此事不构成刑事案件。王凤雅的母亲带儿子去北京进行的唇腭裂修复术,资金和医疗条件来自嫣然基金。官方调查组称“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筹来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了”。

  真相接近大白,关注此事件的网友似乎可以放下心。尽管王家在该事件中的一些做法依然有待澄清,比如为什么没有更积极地推动王凤雅的治疗过程,是否在明知王凤雅已经患病的情况下,带他的哥哥远赴北京接受不那么紧迫的兔唇修复术。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王凤雅的家人不像很多网友骂的那样不堪。

  观点比事实跑得快,扭曲的事实比客观的真相跑得快,是新媒体传播的普遍问题。指责王凤雅的父母挪用善款,“用女儿的命治儿子的病”,在事实确凿之前,其情绪已跃然纸上。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此前缺乏事实依据的指责,符合很多人的经验与“常识”。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慈善领域屡屡曝出负面新闻,影响较大的有罗尔救女事件,杨幂“诈捐”事件,以及善款去向遭质疑的“一元购画”活动等;另一方面,农村“重男轻女”思想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们趋向于把自己的刻板印象对应到事实判断上。

  如果基本事实失真,经验和“常识”显然是无所依归的。一场众口铄金的舆论风暴,往小里说,影响的是王凤雅家人本来就已遭受重大创伤的生活;往大里说,互联网慈善的推广因此面临更大的公信力危机,哪怕新闻反转,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王凤雅的父母挪用善款,不实信息依然在网上流传和发酵着。

  慈善所惠及的对象通常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困境,他们面对公共舆论的发声能力,在遭受质疑时的澄清能力,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论从道义上出发,还是在公平公正角度衡量,公共舆论在质疑受助者时,应多一分审慎,少一分道德冲动。不妨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避免不实指责使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传统慈善操作模式之外,互联网慈善能否走出一条有公信力、有执行力的新路,倍受社会关注。需要明确的是,推动互联网慈善健康发展的,不是廉价而泛滥的情绪,而是专业性的慈善操作规程。

  慈善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慈善领域有了权威的法律依据。以往较模糊的慈善概念有了法律定义,一些慈善行为有了法律的规制和保障。相应地,公众对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能力也应提高。提高慈善素养,是深入参与慈善事业的前提。

  现实中,一些基本的法律定义尚未深入人心,甚至在媒体报道中也存在混淆。比如,法律规定个人不能在网络上公开募捐,王凤雅的家长在“水滴筹”等平台上筹款的性质属于个人求助,很多报道却误用了“募捐”的说法。

  现代慈善是一门牵涉到财务、法律、医疗等多种专业领域的专门事业。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不仅来源于优良文化传统中,人们守望相助的美好道德情操,还来源于慈善操作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操作规程的遵守。

  在网络慈善活动中,负有直接监督职责的是平台。王凤雅事件发酵后,“水滴筹”平台发表声明,向公众交待已知情况并开展调查,就是这种监管职责的体现。

  王凤雅小朋友的去世,无疑会让其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公益慈善事业要恪守善心,这善心既包括他人陷入困境时提供的帮扶,也包括帮扶行为本身的善意。更应当明确,汇聚善心的不是情绪和冲动,而是守望真相的理性与专业。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