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张小草
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干部考核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针对干部考核评价,《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和鞭策作用”。
当前,在不少地区和单位,平时工作“鞭打快牛”、年底考核“走走形式”、考核标准“纸上谈兵”等现象依然十分显著。这些不良现象于干部培养选拔不利、于事业长远发展不利。在干部管理中,该何用好干部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驱动力”?《意见》中作出的具体要求,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有力遵循。
发挥“指挥棒”的“精准”作用。在实际考核中,有的地区考核标准十分“抽象”,定性的多、定量的少,以致于测评的人员只能“跟着感觉”打分;有的地区考核规则看似“精细”,但却“精”不到点上,加分、扣分项目“品种”繁多、打分规则十分复杂,使得考核过程极其繁琐。《意见》指出,要“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其“精准”作用。在明确“考什么”的基础上, “瞄准”被考对象的具体职能、责任分工、实际完成的工作情况等,因单位而异、因干部而异,制定“鲜活”又精准的考核标准,争取“考”到点上、“考”出实绩。
发挥“指挥棒”的“激励”作用。平时工作中,干的越积极、任务越艰巨;测评时“人人平等”,“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庸俗的“为官哲学”在不少单位都存在。考核评价时,若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鞭策作用,只能让能干事的“快牛”终有一天也“快”不起来。《意见》指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既重视年底的“期末考”,也要适当增加“平时分”的权重,使得积极干事者的考核结果,与“混日子”的干部拉开距离,让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同时,激励“快牛”,也要鞭策“慢牛”。要重视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加大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干部的警醒惩戒力度,让混日子的“佛系干部”“混”不下去。
发挥“指挥棒”的“严实”作用。干部考核评价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然而,不少单位在考核中习惯性搞“材料考核”“台账考核”;在依据考核结果选拔干部、作出奖惩时,习惯性“有所顾虑”……此类现象都充分反映出一些“考官”,对考核评价工作的不重视。如果一味“走过场”,考核的权威性、考核的意义都将大打折扣。因此,要从严要求,在考核中敢于动真格、敢于“考”实绩,才能得出最真实的“成绩单”,才能真正发现哪些干部“有两把刷子”,哪些干部“尸位素餐”。
新时代呼唤有担当、有作为的“新”干部。用好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精准发力、从严要求,方能“考”出适应时代要求,忠于职守、担当奉献的好干部。(张小草)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