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战”的背后,体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荔枝时评

2018年05月19日 13:48:2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陈子约

  (作者陈子约,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刚刚发布了人才新政的南京,由市委书记亲自上阵,发布“招贤纳士”声明,诚邀四海英才加盟。

  在已经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新政之后,南京人才政策再度加码。事实上,从今年3月起,各大城市的人才招揽政策频频亮相。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新一线城市崭露头角,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宁波、南京等20多个城市出台人才新政,掀起了一场火热的抢人大战。

  落户门槛降低了,买房还有补贴,创业办公场地租金免费,高端人才还有各种奖励。就连北京这种比较“傲娇”的城市都推出了积分落户政策,并拿出举措吸引高端人才。

  但是,这场“人才大战”的战火是如何燃烧起来的?简而言之,就是各地主政者实实在在地看到人才背后的创新动力,和创新对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性制约。这背后,是中国经济正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

  回想二十年前,一个城市最大的热情往往是用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为了招商引资,有时甚至政府所有部门出动,是个项目就能落地,土地、税收最大程度优惠,是否环保那是其次,能带动就业,能创造GDP才是最大诉求,于是各种工业园区拔地而起。这是改革开放前期各地经济发展的一条主要路径,我将其称为城市经济路径“1.0版”。

  而现在,则是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拧成一股劲往吸引人才方面发力。从招商引资到人才大战,背后是环保、土地、人口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粗放发展不行了,光靠投资不行了,必须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才将成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而这正是这一轮人才大战的核心逻辑。创新得有人才,创新得有科技突破,人才大战体现的正是各地对创新驱动的迫切渴望与强烈焦虑。

  打个比方,过去的经济是个微胖界的小伙子,现在观念升级了,发现胖不健康,也不好看,微胖必须变成肥瘦相宜、结结实实。跑步和健美的过程,就是吸引人才并不断创新的过程。业由才广,人才成了香饽饽,我将其称为城市经济路径“2.0版”。

  当然,“2.0版”还在路上,没有完全成形,人才大战背后的渴望与焦虑也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说明各个地方都在想办法,而这些办法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个字:改革。降低落户门槛,是社会体制改革;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体制改革;当然还有科技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等。就在前几天,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年底前将企业开办时间再压缩一半以上。靠改革释放活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铁律,各地应该顺着这个逻辑继续走下去,才能做得更好。

  另一方面,抢人才的措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锦上添花的措施多,雪中送碳的措施少。有的城市说企业满足一定的条件,将择优每年给予500万元奖励。500万很诱人,但政府更该干的不是“奖先”而是“帮后”,如果这个企业已经有能力立足并发展,政府的奖励岂不是多此一举?相反,那些还在为第一步融资而头疼的企业,更需要帮助。这种唯结果论,有些急功近利,也有违政府职责伦理。

  第三,吸引人才的关键是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开放40年,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发达城市虽也有很多人才引进政策,但并没有到需要大张旗鼓吆喝的地步,因为他们对自身城市的吸引力有足够信心。这种吸引力体现在教育支撑、营商环境、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多个方面,并不仅仅是一纸户口或几十万奖励。

  为吸引人才,化解转型焦虑,大力推出人才新政当然很好,但还远远不够。各个城市的主政者需要沉下心来,照着经济发展的本来规律踏踏实实地干上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动力切换。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