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南昌让“水”更美更灵

2018年05月16日 00:49:5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记者/程梦青)“襟三江而带五湖”,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资源丰富,拥有“一江三河串十湖”的发达水系网络,江河穿过,水在城脚下,城在水边上。

  长江152公里岸线,是江西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5月14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来到南昌,看这座“水”做的城市,如何在长江“黄金水道”上,唱响绿色发展的长江之歌。

  昔日“臭水沟”今朝新名片

  “河长制”让乌沙河治理见成效

△改造后的乌沙河环境优美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沿河步道上有市民在散步,河边有三五垂钓爱好者在垂钓,河里还有小乌龟在欢快玩耍……这是荔枝新闻记者来到南昌新建区乌沙河所看到的景象。然而在四年以前,这些景象是乌沙河沿岸居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乌沙河整治过程前后对比

  乌沙河是新建与红谷滩之间的一条“界河”。以乌沙河为界,新建边的破旧景象与一河之隔的红谷滩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气息,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建区境内14.5公里的乌沙河沿岸居民越来越多,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放到河中,河道慢慢变窄,河水渐渐被污染,乌沙河变成了一条人人都要绕着走的“臭水沟”。

  2014年起,作为南昌市“中国水都·鄱湖明珠”建设十大工程之一,新建区开始对乌沙河全面实施河道疏浚、两岸堤防建设和硬化,通过对河流的全线截污和沿岸景观建设,致力于将乌沙河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全新水系,将乌沙河打造成南昌的“小外滩”。

△南昌市新建区区级河长公示牌

  新建区城市防洪管理局局长涂建琴告诉荔枝新闻记者:“治理后的乌沙河按照‘河长制’管理要求加强河道管理,以治理河道污染为核心,以沿河河(段)长负责制为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实行最严格的水污染治理制度,持续保证乌沙河的河清水洁、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如今的乌沙河华丽蜕变

  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乌沙河已经华丽蜕变,昔日的乱搭乱建不见了,臭水黑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顺畅的河道与矗立的社区。分批拆迁,分批改造,引入当代国际MOMA高端科技住宅小区和新建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为对接大南昌谱写前奏。河道整治成效明显。通过长时间的疏浚工程、堤防工程、截污工程、治涝工程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目前乌沙河两岸已初具规模,变化有目共睹。

  “中国最美工厂”江中药谷

  自然与工业融为一体 完美结合

江中药谷俯瞰图

媒体团在江中药谷

  走进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的江中药谷,不由得让人惊叹,这真的是工厂吗?147米长的巨幅浮雕墙,是江中药谷的大门,上面镌刻着从神农到清代张锡纯68位中医药祖先。总占地3000余亩的江中药谷,其中建设用地仅占15%左右,其余85%都保留了山林的原生态,在这里动物与人和谐共存。2014年江中药谷被评为“中国最美工厂”。

全自动无人生产车间

全自动无人生产车间

  来到江中药谷的中药液体制剂车间,没有中药材刺鼻的味道,也没有紧张忙碌的生产工人。空无一人的全自动生产车间只有智能运输小车在其中穿梭游走。大型机械化设备有序运转,107只机械手臂负责从提取、纯化、配料、灌装、灭菌,到检漏、装盒、装箱、码垛等九大制药工序的操作。这种全封闭、全监控、全自动的生产,可以把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程度。

  为了达到自然与工业融为一体的效果,江中药谷自建污水排放设施,达产达标;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碳排放低;车间最大限度采用自然照明;车间内的空气洁净度达国际标准。在江中药谷,自然生态与先进工业完美结合,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同生共存。

  “保护”与“发展”

  做好“加法”推进新兴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南昌在保护与发展中做“加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做优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绿色环保、较低的购车和用车成本、出行方便,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购买的交通工具。”江铃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慎国告诉荔枝新闻记者。在南昌经开区,现有江铃新能源乘用车、百路佳客车、格特拉克传动系统等相关企业40 余家,已形成了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变速箱及相关零部件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2017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04亿元,同比增长67.5%。

VR体验

  新兴产业走在前列,南昌要做“领军者”。2016年,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区域性虚拟现实产业集群时,南昌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VR产业基地。目前,南昌市VR产业正历经“裂变式”扩张,上百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一批本地企业快速成长。新业态带来新气象,2017年全市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的营业性收入分别增长19.6%、37.8%、29.1%。

  滕王阁边“灯光秀”

  不仅是世界纪录 更把LED产业推向国际

一江两岸灯光秀

一江两岸灯光秀

一江两岸灯光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条赣江穿城而入,给南昌平添几分灵韵,每天晚上,赣江两岸,滕王阁边的建筑用灯光上演的大秀为这座“红色”的革命城市增加了不少时尚感。每晚上演的南昌一江两岸灯光秀全长8公里,参与建筑共293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定尾目前世界上最多建筑参与的固定性声光秀。而这些绚丽的灯光技术,全部来自于素有“南昌光谷”之称的南昌高新区LED产业。

△LED产品展示

  南昌高新区一直把LED产业作为园区主攻产业重点发展,在着力培育一批本土明星企业的同时,也不断引进众多行业翘楚企业。如今的高新区已经形成LED产业已经形成聚集效应,打造了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终端应用及核心关键生产设备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中国唯一具有半导体照明全程演练原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园区。

△夜晚的滕王阁灯火通明

  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做到“水美、岸美、产业美”是南昌想要交出的答卷。做好保护和发展的“加减乘除”是南昌未来努力的目标。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借势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幅千帆竞发的水运图徐徐展开。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促进城市与山脉水系相融合,南昌,这座“水”做的城市,正在向着和谐宜居、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大步迈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