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定格“红色历史” 建设“红色家园”

2018年05月10日 13:30:20 |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1941年7月24日,震惊中外的北秦庄惨案发生在建湖县庆丰镇,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一群师生壮烈牺牲。如今,这片先烈流血牺牲的红色土地,正以昂扬的姿态大步迈入新时代。

  1941年7月24日,震惊中外的北秦庄惨案发生在建湖县庆丰镇,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一群师生壮烈牺牲。如今,这片先烈流血牺牲的红色土地,正以昂扬的姿态大步迈入新时代。

△庆丰镇董徐村新建的村民集中安置点,勾画一幅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风淳美、社会和美的新农村锦绣画卷。

  1941年7月,日伪两万余兵力在飞机掩护下,分四路合击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指挥中心苏北盐城。7月24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一群师生,在建湖县庆丰镇北秦庄与敌军遭遇,寡不敌众,丘东平、许晴等30多位同志壮烈牺牲,其中多名女学员宁死不降,投河殉国。

  77年过去了,硝烟散尽,国家和平,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如今,在庆丰镇,仍有用烈士名字命名的“东平村”、“东平桥”、“许晴村”,当年女学员们殉难的那条河依然奔流不息。每年农历六月,北秦庄祭奠的人家最多,为了北秦庄人,也为了牺牲的华中鲁艺人。

  4月24日,走进位于庆丰镇东平村的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一座13米高的方碑映入眼帘——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造型简洁庄重,从正面看去,碑身近似五条直线,象征着五线谱,意味殉难烈士多为文艺战士。纪念碑后面是群墓,群墓东侧为丘东平烈士墓,西侧是许晴烈士墓,墓碑周围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灌木,墓碑前还摆放着鲜花。“每年除了烈士的后人们会前来祭奠,全国各地也会有很多名人前来寻访。”烈士陵园管理员姚洪流说,每年清明时节,本地人都会自发前来祭扫,为长眠在这里的烈士献上一束鲜花。

  纪念碑西侧,是2012年建成的建湖县烈士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大厅,以华中鲁艺师生为原型的大型铜像雕塑,生动地还原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历史,一件件实物,静静地讲述着那段的红色故事。

  沿着纪念碑东侧的道路向北走,经过一座玉石桥,桥北边是建湖烈士陵园。陵园的纪念广场正面矗立着一座直径20米的弧形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纪念碑后面是烈士墓集中安葬区,一块块墓碑之间装点着鲜花绿草,四周的青松翠柏庄严肃穆。

  “原先在东平村二组有一座无名墓,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安葬着的13位无名烈士,来自山东的一个连,也是在我们这一带和日军战斗牺牲的。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组织我们为这13位无名烈士扫过墓。”东平村党总支书记潘立国引领着我们走到集中安葬区最后一排,指着一块墓碑介绍,2016年村里按照当地的风俗,将13位无名烈士的墓迁到烈士陵园里,并设置了墓碑。

  尽管已经过去了77年,但红色历史永远定格在庆丰人的心里。“每年烈士陵园接待烈士家属凭吊和瞻仰烈士的中小学生及群众超10万余人次。”庆丰镇党委书记徐为高介绍,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全镇上下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扎实抓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康居工程、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稳中有进、提质向好。

  休闲广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生态休闲健身绿廊、读书亭文化园地……在庆丰镇镇长杨震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主题为“东乔录忆 流韵冠华”的乔家庄美丽乡村项目设计方案。“我们在设计项目方案时,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保留东乔村的水乡特色,同时融合村子浓郁的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师殷菲介绍,整个设计方案将依托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故居,勾画一幅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风淳美、社会和美的新农村锦绣画卷。

△建湖县庆丰镇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碑前,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采访村干部。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金成 摄

  提升环境、建美乡村的同时,庆丰镇加快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富民增收。4月24日下午,走进董徐村城东农业示范园,一座座现代化大棚一眼看不到边,大棚里,新鲜的杭椒在阳光下显得青翠欲滴。“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没办法到远地方打工,就在家门口的大棚里做工,一年能赚将近2万块钱哩。”今年67岁的董徐村村民程世翠一边说着,一边手里的活不停,很快就摘满了一桶杭椒。

  “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目前1500亩大棚种出来的杭椒不愁销路,基本都销往上海了。”董徐村党总支书记徐吉为介绍,村里还发展了稻虾种养、芡实种植、螃蟹养殖、制种等多种特色农业,收益都很好。

  机械制造、特种纺织、橡塑新材、机电制造是庆丰镇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质效显著增强。“目前生产形势很好,最大的问题是招工难,订单做不完。”在百圣机械有限公司里,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产品,副总经理周克成说,公司现在可生产1万多种产品,去年开票销售超5000万元,预计今年有望突破1亿元。

  老报摘要

  各界评说

  融合“红色元素”打造美丽村庄文章

  建湖县庆丰镇党委书记 徐为高

  建湖县庆丰镇史称“十八团”,是中国三大杂技发祥地之一、外交家乔冠华诞生地、市重点中心镇,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在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中,我们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本地现有的文化和资源与“红色元素”有机融合起来进行打造,突出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独特的红色品牌。依托现有的乔冠华故居,因地制宜编制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以“生态优、村庄美、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为要求,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开展镇村环境整治,推动“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双提升。

  在整治镇村环境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境内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进行多角度、大范围的宣传,提高受众对庆丰红色文化的认识,并积极向上争取和申报项目,以项目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让红色旅游成为庆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依托红色资源提升文化建设软实力文章

  建湖县庆丰镇党委宣传委员 彭海波

  进入新时代,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区域的历史文化名片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区域红色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及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

  建湖县庆丰镇红色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们依托境内乔冠华故居、北秦庄、鲁艺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文化建设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今后,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开展身边好人评选、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推动道德养成,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明程度提升。围绕惠民乐民主题,依托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思想宣传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动富民强镇实践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建设乔家庄 生活更美好文章

  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村民 乔冠和

  今年年初,政府启动乔家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于我们住在乔冠华故居附近的居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政府要做的民生工程,我们大力支持。

  我今年75岁,在东乔村住了一辈子。这个村子以前四面环水,像一个小岛,住着三四十户人家,环境非常优美,乔冠华那时候就在岛对面的私塾上学。后来日军侵略,把村子毁了,只剩下北边的一条河,被我们称为龙河。这几年,政府一直大力保护乔冠华故居,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整个村子也建设得越来越美。现在政府要进一步规划建设东乔村,挖掘乔冠华故居的红色文化,将村子建设为美丽乡村,带动本地旅游发展,我们都非常赞同,也十分期待。

  要事记录

  1989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杂技之乡”

  1991年,撤乡建镇

  1992年,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

  1992年,制种(杂交稻三系原种技术)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示范镇”

  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纺织特种纱名镇”

  2015年,被评为“省级卫生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