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历史书上那个目光如炬的德意志“大胡子”;
他是每年高考政治必考考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等观点相信你不会陌生;
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导师,他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
没错,他就是卡尔·马克思。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马克思诞辰120年周年。当17岁的我们还在题海里煎熬、来不及思考未来时,马克思已经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明确了毕生的志向: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把为人类工作这个崇高的理想与满怀的激情,都落实到了刻苦的学习、深入的思考和笔耕不辍的写作中了。和恩格斯一起在《共产党宣言》中写下那句振聋发聩的预言时——“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他才将近30岁。
《共产党宣言》节选
朗诵者:兴恺晨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
不过,你知道吗?除了胸怀人类的思想斗士这一大众熟知的标签,马克思还是一名妥妥的“文艺青年”。喜欢文学的马克思,不仅能背诵许多著名诗篇,而且创作了两百多首诗。如果说理解《资本论》这样的鸿篇巨制尚有难度,那么马克思的诗则为我们展现了他至情至性的一面。
以诗言志
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
我的命运就是投身于斗争
马克思从小就喜欢思考。十五岁时,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验:
瞬息云烟,
为时多么短暂
被时光带走的一切哟,
永远不再回还。
生命有如文火徐燃,
死亡将是永恒久远
……
——节选自《人生》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胸中按捺不住的激情和理想,纷纷被他诉诸于笔下。
像所有不满现实、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当时的他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18岁的他在《暴风雨之歌》中写道:
我在打破所有的锁链,
我要向万里长空飞翔,
我燃烧着烈焰般激情,
要把全世界紧紧拥抱。
《暴风雨之歌》节选
朗诵者:陈李彬 南京大学学生
而在《感想》中,他似乎听到了时代的洪流所掀起的“阵阵声浪”,试图投身斗争、拥抱长空,在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
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
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
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
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
……
我的命运就是投身于斗争,
永恒的热情在我的胸中沸腾,
我感到生活的圈子太窄,
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
《感想》节选
朗诵者:李泽华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
年轻的马克思拥有的不只是诗歌中喷薄而出的豪情壮志,还有自信无畏的胆识。在《海上船夫歌》中,他那种在历史的汹涌波涛中破浪前行的气概显露无疑:
我击打着突起的浪峰,
决不向你们屈节降服,
尽管你们无可奈何地发怒,
但狂暴的海浪已被制住。
马克思 《海上船夫歌》节选
朗诵者:冯扬骅 清华大学学生
以诗传情
我要用明如闪电的文字
在全宇宙对你宣布爱情
爱情永远是年轻人最炽烈的向往。幸运的是,马克思早早就遇到了一生的挚爱——燕妮。
燕妮是马克思少年时代故乡特里尔的玩伴,也是马克思的忘年交——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男爵的千金。虽然两个人从小就相识了,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结合还是阻碍重重的。
因为论阶级,燕妮是贵族家的小姐,论年龄,燕妮比马克思大四岁,他们的结合在当时是不被接受的。
年轻的马克思和燕妮
可是,对爱情坚定的马克思作好了迎战困难的准备:
波涛!你高高地卷起来!
横祸!你就从天外飞来吧!
试一试能否压倒我,
使我永远站不起来。
最终,两个人克服了世俗的偏见,“姐弟恋”修成正果。说起来,马克思能够征服燕妮,情诗功不可没。他的许多诗篇都用同一的标题《致燕妮》,吐露对燕妮的感情。在一首《致燕妮》中,他写道:
燕妮哟,
如果我有雷鸣般的嗓音,
如果我有说仙语的神通,
那么,我就要用明如闪电的文字,
在全宇宙对你宣布爱情,
让全世界把你永志不忘。
在《两重天》中,他写道:
我那热恋的心灵和眼神,
刚一为你倾泻喜悦之情,
你刚一走过我的身旁,
给我带来丰富的感情。
我的心刚一为你神往,
天空就在我面前开朗,
我胸中是火,眼底放光,
比什么黑暗势力都强。
马克思 《两重天》节选
朗诵者:刘瑀钒 武汉大学学生
字里行间里涌动的热忱,是否让你感动呢?
爱情让人有了软肋,也有了盔甲。燕妮是鼓舞马克思开启伟大事业的力量。在《人的自豪》一诗中,他写道:
没有任何樊篱将我们限制,
坚硬、贫瘠的故土不能把我们阻挡,
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我们将驶向更遥远的地方。
马克思 《人的自豪》节选
朗诵者:时天宇 复旦大学学生
如果说最初燕妮是因为才华爱上了马克思,那么漫长而艰苦的岁月,燕妮不离不弃,这完全是因为两人有共同的追求。燕妮不仅仅是马克思的爱人,更是战友。在物质上,马克思和燕妮是极其贫困的,有时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当铺成了马克思经常去的地方,一家人甚至睡在没有家具的地板上。但燕妮始终全力支持马克思的工作,例如帮他处理出版方面的琐碎事务,为他誊抄手稿。
马克思和燕妮
以诗写史
沉溺于沉思默想
寻觅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凭着出众的才华和博士文凭,他本可以谋得一份很好的工作、过上很不错的生活,但他选择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中,一生清贫。他全部的时间都在为人类的解放、人类的幸福而思考。
在《怪影》这首叙事诗里,马克思借一位老者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诗中场景仿佛也是他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映照: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从很久以前就在这里居住;
他习惯于这儿的一切,
生活得很有节奏。
他面前摆着一部古旧的手稿,
正专心致志地埋头研读。
不管惊雷轰响,
也不注意风狂雨暴。
他对暴风雨漠不关心,
沉溺于沉思默想;
他在探索幸福的谜底,
寻觅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古旧的手稿,
放射出热和光,
可是这光热的来源,
他一直没有猜出端详。
他冥思苦想,
对一页页手稿伏案攻读;
他对知识刻苦追求,
精神振奋,坚韧顽强。
他揭开了书中的奥秘,
有如让一个怪影出生在世间,
他的力量,
无比非凡。
《怪影》节选
朗诵者:吴帅驰 复旦大学学生
他以天才的预见力和洞察力写下的《资本论》等著作,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百年多来,每当遭遇重大危机、面临重大转折,马克思主义都会出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影响着当代的中国和世界。
马克思如何评价自己的成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恩格斯曾这样说过:“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以上马克思诗歌朗诵内容均来自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节目已于5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轮播出完毕,人民网、新华网、荔枝网、我苏网、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对节目进行了网络直播。
查看节目完整回放、精编版视频,了解更多马克思的故事,请戳专题二维码↓
(编辑/刘静)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