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记者/江苏新闻广播 孙茂强 刘雨薇 编辑/国正)1978年5月,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横空出世。可以说,这篇与江苏有莫大关系的雄文,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先行先试,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第一个”、“首次”、“率先”……这些做法实践,有的已在全国推广,有的已形成了制度化的成果,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5月3日)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敢为人先》,为您梳理江苏的一个个精彩的“率先”瞬间。
时间倒回去定格在2017年4月27日早上9点。南京栖霞市民徐燕,在家点开手机APP上的“市场主体不见面审批系统”,提交企业证照申请材料后,远在几十公里外的栖霞尧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同步接收,电脑那头的徐燕在提示下进行人脸识别,不过20分钟,执照已经审批完毕,全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第一单在南京市栖霞区诞生了。
尧化街道工委书记王永怀说:“我们这边马上启动视频对话,请她打开照相机,以及把她的身份证复印件拍过来,既有手写表格,又有拍照。给她发受理通知书,后台人员作出核准通知书,给前台受理人员。”
2017年6月28日上午,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它把近10万项便民服务全面推上了互联网,创造了 “多个第一”:第一个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建设标准建成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开设厅局综合旗舰店的政务服务网;第一个开展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12345热线同网服务的政务服务网, “不推一扇门,不见一个人,办成所有事”正在成为现实。
项目建设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许可,全部手续办好通常至少需要200多天,可在南京江宁区,这个流程平均耗时不过两个多月。他们利用“项目等土地”的这一“窗口期”,提前把20多个预审批做完,并组建专职代办员队伍为企业“跑腿”,2017年,这一预审代办改革获得中央编办创新奖。
江宁区政务办主任伏进进说:“我们重大的项目进这个预审批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62个,总投资额也将近400亿。就是投资者到江宁这边来投资,我们要打造一个审批效率最高、审批事项最少、创业环境最优这么一个目标。”
为进一步打造改革升级版,江苏省提出,要在全省建立“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这六项工作,企业群众办事,跟审批部门“不见面”是原则,“见面”是例外。
在江阴市徐霞客镇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原来26个分门别类的专业窗口,被压缩成了14个“一窗通办”的综合窗口,受理业务从149项提升到了228项,并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到底”。同时,政务服务中心已有187项网上办理事项,其中105项不见面也能办理。以徐霞客镇推进的行政审批改革为模板,江阴市一打造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社会救助、便民服务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县域治理新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县域经济集成改革”。
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郡县安泽天下兴。我们的改革到了现在这么一个阶段,我觉得,结合基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形成一个上下互动,来着力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能这样的改革推进效果会更好、力度更大、老百姓得益更多。”
改革如弈子,考验着智慧和决心,也检验着责任与担当。审批制度的改革,牵扯面广,直接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利益,属于改革深水区里的一块“硬骨头”。江苏以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迎难而上,率先发力。从最初的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到多证合一,江苏一直都走在前面。
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杨卫东说:“先照后证我们比全国早了几个月,你像全国今年到10月份才要求全程电子化全部上线,我们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手机工商通这个在全国可能是我们走在最前面的,区别就是在于我这个是把国家密码加密技术嵌在了这个手机软件里。”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