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剧人
(作者话剧人,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五一档,《后来的我们》《幕后玩家》《战神纪》《低压槽》《黄金花》5部华语片同步上映,片单虽然不是太让人满意,不过最终的票房成绩还是颇为亮眼的。这主要归功于《后来的我们》。该片在上映前就热度爆表,单是猫眼累计想看人数就超过90万,创造了该项指标的纪录。上映前一天预售票房就成功破亿,这种预售水平基本上已达到春节档影片级别。凭借超高的预售,《后来的我们》首日排片即高达45.1%,吞食了近五成的市场。
然而,在首映当日,《后来的我们》却出现了诡异的大规模“退预售票”现象。据统计,截至4月28日,猫眼平台上出现疑似恶意刷票并退票数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占当日总票房2.8亿的4.6%,恶意刷票订单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此外,淘票票平台也有超过2万张退票。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是冲着骗排片来的——通过网络第三方平台大量购票,以虚假的数据让影院认为电影售票数据好,从而增加排片场次,然后再大规模退票。而那些增加的排片,由于已经有真实用户跟着买了票,所以并不能取消。最终,损失只能由影院来承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非常恶劣了。在此之前虽然也存在“刷票房”行为,但主要是片方自购票房,这是真金白银买票房,虽然并不光彩,但也不违法。而这次“刷票房”则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不花制造虚假繁荣,欺骗院线欺骗观众,最后损失由院线承担,同时,其他同期竞争影片的票房成绩也多少受到了影响。
那么,究竟谁才是这次造假风波的“幕后玩家”?
矛头首先指向猫眼。猫眼在《后来的我们》中的角色很微妙,作为第三方售票平台,猫眼同时也是本片的发行方,属于利益相关者。猫眼在技术和操作能力上完全有能力做到,并且一开始出现异常退票最多、以及最集中的影院都出现在猫眼合作的影院。其次就是该片的其他利益攸关方。最后是和影片并无明显关系的第三方,比如黄牛。有人说,黄牛经常会抢购热门影片的票在其他平台进行倒卖,但这一理由在《后来的我们》这里似乎站不住脚,暂且不论电影黄牛票利润不高,更诡异的是,怎么可能全中国的电影票黄牛,都在《后来的我们》上映当晚同时退票了?
无论是谁造假,现在的关键是揪出“幕后玩家”。通过大量购买预售票,以高预售赢得高排片、高口碑、高宣传后,再通过退票政策大量退票,一分钱不花就增加了排片。这样的造假,将院线和普通影迷肆无忌惮地玩弄于股掌之间,影响了院线对预售的判断,削减了院线的收入,挤压了其他电影的排片,重创了院线对互联网渠道的信任度,也重创了影迷对电影市场的信任。这是《叶问3》造假风波之后最大的造假丑闻,一旦资本可以肆意操纵预售和排片,那么市场调节功能将丧失,这对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国产电影市场将是极大的损害。
据悉,国家电影局已关注到这一情况,依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对近几日退票信息进行分析,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希望电影主管部门能够彻查此事,并根据《电影产业促进法》予以严惩,以儆效尤。同时此次风波也提醒我们尽快出台对票务平台的规范政策。目前电影网络购票在中国已达80%,当票务平台拥有大量用户并占据主要购票渠道之后,它们并不满足于只做电商,纷纷参与到了影片的发行当中,“既当了裁判员,又当了运动员”,轻易就能绑架片方和院线。
总之,这次的“幕后玩家”一定要找出来。否则就像网友说的,电影行业里那些真正的“战神纪”只能活在“低压槽”里,永远开不出“黄金花”……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