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主导的跨国水稻基因组变异数据库建成

2018年04月26日 16:26:01 | 来源:央视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由我国农业科学家主导,中外16家单位参与的跨国水稻基因组变异数据库近日建成,该数据库包含超过3100万个水稻基因组变异,这项成果今天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

  今天,国际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共16家单位,历时7年,共同完成了“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项目。

  水稻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全球科学家一直致力于阐明水稻基因组所有基因的功能及其等位基因多样性与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水稻遗传改良中。自2011年起,科学家们从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优选出3010份水稻样本,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组重测序,深入解析水稻种群基因组多样性的本质,建立了水稻基因组变异的数据库,填补了国际空白。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 黎志康:我们首先对水稻这个种群做出了最精细的描述,把亚洲栽培稻剖析成9个种群,跟原来的5个有很大差别。第二大发现是水稻的泛基因组,在原有的水稻参考基因36000个基因上,我们发现12000个潜藏的基因,另外还有9000个部分序列的新基因。第三是建立了我们的基因组变异数据。

  这次建成的数据库,包含超过3100万个不同类别的水稻基因组变异,分别设在中国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面向全球开放共享,以用于全球科学家大规模发掘影响水稻高产、抗病虫、抗逆、优质的新基因,加快提升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

  基因测序支持粳籼稻独自起源说

  全世界种植的水稻基本分粳稻和籼稻两个最主要的品种,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为水稻是单一起源还是多种起源纠结不清,现在基因测序分析的结果,支持两大品种多起源的说法。

  我们吃的大米,是一万多年前,亚洲古人从野生稻驯化出来的。

  学术界一种说法认为,先是野生稻驯化出粳稻亚种,然后再从粳稻驯化成籼稻亚种。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粳稻和籼稻两个亚种是各自独立起源驯化的品种。

  这两种观点,一直在国际学术界争论不断。今天发布的“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成果,揭示了两个水稻亚种的起源。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 王文生:通过这3000万基因组的分析发现,籼稻中存在的一些基因不存在于粳稻之中,粳稻中的有一些基因也不存在于籼稻中。同时对于来自于不同地域来源的农家水稻品种中,都含有一些它特有的基因或者基因家族。根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籼稻粳稻是独立多起源的。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我国远古时代既有粳稻也有籼稻,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考古学家在长江流域多个地点都发现了碳化稻实物,最远年代可上溯到12000多年前。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