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转型:伤筋动骨中迎来脱胎换骨

2018年04月24日 07:04:55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华西金塔

  开拓发展远洋海工产业

  机械自动化带来效率的极大提高 华西村供图

  户户住别墅,家家有豪车……提到华西村,如果你只知道这是富裕的“天下第一村”,那么你就out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走进新时代的华西人,一直在砥砺奋进中前行,在改革开放创新中领跑。

  原先的化工厂变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开放公园,业内知名的热轧带钢厂变成了一家设施一流的体育健身娱乐中心……日前,现代快报记者实地走访华西村,发现这里曾经发挥支撑作用的一些传统经济实体消失了,而旅游服务、金融投资、村口物流、远洋海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华西的改革在“舍得”中抓住机遇,在“伤筋动骨”中迎来了“脱胎换骨”。

  巧做“加减法”

  传统产业焕发“第二春”

  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在华西村的文体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外人不知道的是,举办晚会的这个文体中心原址,是华西村当年主动关闭的年产50万吨冶金产能的热轧带钢厂。

  这是华西村转型的缩影。钢铁,是华西村从农业经济向工业时代转型的支撑。2008年全球经济恶化,华西村最倚重的钢铁行业,利润空间开始受到挤压,而且高能耗高污染更是广受诟病。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意识到,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转型。

  到2013年,华西村已陆续关掉普线、带钢、棒材等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与此同时,华西村引进先进设备对企业进行改造。在棉纺厂的生产线上,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两条生产线,几十台机器只需要一名女工,机械自动化带来了效率的极大提高。

  在吴协恩看来,今后传统产业一定会进一步分化,华西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做差异化、做特色化,而不是去跟其他大型企业做同质化产品。通过生产“差异化”产品,华西的冶金、化纤、焊管等在同行中都形成了好口碑。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截至目前,用于冶金、化纤、棉纺,以及海运、海工等企业的技改资金,累计已达17.9亿元,实现环保能耗指标全部优于国家相关标准,使华西真正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

  布局全球,拓展新产业

  投资最强大脑开发中国芯

  在西部发展光伏产业、送年轻人到日本学种有机大米、到美国研发半导体芯片……现在的华西村,早已经不是局限于几家工厂企业的华西村了——在升级改造和关停传统产业的同时,华西村最近十多年开拓了更多产业。旅游服务、金融投资、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华西村的产业从东到西、漂洋过海。

  以半导体激光芯片研发为例,3年前华西村对美国斯坦福的一个优秀团队进行了投资,团队成员均为在美国大型芯片企业工作多年的华人科学家,最终为中国大市场服务。这种芯片广泛应用于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类高端电子产品,目前全世界只有3家企业能够生产这种芯片,两家在美国,一家在欧洲,中国国内需要全部进口。吴协恩向现代快报记者提前“剧透”,该团队已与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沟通,今年芯片将正式落户常州武进高新区。“这项目我们让技术团队控股,华西村当二股东,让技术人才团队感觉自己在为自己打工,我们华西村出钱成全他们。”

  送知识、送健康

  要让脑袋比口袋更富有

  华西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目前已达9.05万元。吴协恩认为,“未来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华西村以后怎么发展,年轻人最关键” 。

  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华西开展了“双送”:送知识、送健康。华西把年轻人送到美国西点军校去培训、送到贵州穿洞村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骨干人员送到EMBA工商管理去培训、把干部群体送到华西设在西藏的培训基地去体验、每月举办青年智慧论坛等,都是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展望未来,吴协恩表示,华西将以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基础,继续推进“用人改革、制度改革和股份改革”,最终实现“百年企业、百年村庄”的华西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