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水美乡镇、150个水美村… 江苏南通出台“三年计划”打造“生态河湖”

2018年04月06日 11:13:46 | 来源:南通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打造洁净流动之水、美丽生态之水、文化智慧之水、南通“动真格”啦!4月4日,南通政府网发布了《南通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接下来,南通市将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行动。

image002.jpg

  到2020年的目标

  河道乱占、乱建、乱排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和全面纠正,水域面积只增不减;

  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5%、2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3以上;

  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2%,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考核断面,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4.2%,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1.4%,城乡黑臭水体得到全面治理;

  长江流域防洪达到50~100年一遇标准,里下河圩区防洪达到遇1991年雨情不破圩的标准,其他地区防洪达到20~50年一遇标准;

  里下河圩区除涝达到5~10年一遇标准,其他区域除涝逐步达到10~20年一遇标准,城市防洪及排水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村治涝达到5~10年一遇标准;

  主要河湖生态评价优良率达到70%。

  基本实现“江海安澜、水韵南通”的近期工作目标,建成全省河长制工作及生态河湖建设示范区。

  到2030年左右,全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V类水体全面消除,河湖生态全面修复,防洪除涝全面达标,供水安全全面保障,精准管护全面覆盖,实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永续利用、水环境整洁优美、水生态系统健康、水文化传承弘扬”的目标,展现“河通水畅、江海安澜、水清岸绿、生物多样、人水和谐、景美文昌”的南通水利新愿景。

  重点任务:

  加强水安全保障

  建立与城市规模、功能和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城市防洪除涝体系。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逐步达到100年一遇,除涝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开发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

  2018年底前,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隐患问题整治。2019年底前,完成达标建设任务。

  加强水资源保护

  到2020年,全市50%以上县(市、区)建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80%以上县(市、区)建成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较“十二五”末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以上,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率达到18%以上。

image006.jpg

  加强水污染防治

  开展化工、印染、钢丝绳、造纸、钢铁、电镀及食品制造(味精、啤酒)等重点行业污染专项整治,限制、淘汰落后产能。

  对化工、钢丝绳、印染企业实施升级、转产、关停、搬迁,推动“三行业”产业转型升级,违法排污现象基本杜绝。按照“三行业”整治10条标准,对全市化工、钢丝绳、印染企业依法进行分类处置。对安全生产不达标,环保不能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一律先停后治;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依法关闭取缔。

  扎实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一厂一策,有序组织实施,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治工作。

  加强水环境治理

  2018年,完成15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到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到2020年,全市黑臭河道疏浚一遍。

image008.jpg

  加强水生态修复

  开展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修复长江、里下河等生态区位特别重要或受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发挥河湖生态缓冲带功能。到2020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加大长江重点水域珍稀物种和重要经济鱼类的放流力度。坚持在长江渔业水域实施禁渔期制度,重点加强长江江豚、中华鲟等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推进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工作。

  加强水文化建设

  合理适度建设水利遗址公园,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打造水利主题公园,提升南通水文化品牌形象。

  发挥南通江海优势,将水工程、水文化、水景观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积极创建20个水美乡镇、150个水美村庄及5个具有鲜明南通特色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建成一批寓教于乐的水情教育基地。

  继续深化通吕、如泰、通启运河三河整治攻坚工作,开展100条镇级河道、1000条村级河道样板打造工作,2018年底完成通启运河、如泰运河、海港引河等8条市级样板河道,西山河、幸福竖河等12条县(市、区)级样板河道打造工作,2020年底完成海安县“一地一策”、港闸区“一城一策”样板打造工作。

image010.jpg

  加强水工程管护

  2020年前,基本完成长江不合理开发利用岸线的清理整顿。

  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的河湖综合监测体系,利用卫星遥感、水下机器人等天地一体化技术,系统开展河湖水文、水质、水生态和河湖空间的监测,实时掌握河湖状况。

  加强水制度创新

  到2020年,全市河湖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

  到2020年,全市农业取水许可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建立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农业用水实现有效管控。

image012.jpg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