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于里
(作者曾于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
清明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这样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至今已经有10个年头了。
最早,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随之时代演变,很多人就只知清明,不知寒食了,而祭祖扫墓也成了清明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作为一个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时间也赋予了清明深厚的文化内涵。清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全家老少拿着祭品,为亡故的先辈上坟扫墓,以此寄托思念与敬意,并传承孝道伦理。所谓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表现了中华民族敬重祖先、心怀感恩的优秀品质和情怀。对祖先的祭祀,也启迪我们平日要孝顺家里的老人和长辈,将行孝化为日常的举动,而不是等老人离世了才追悔莫及。奢葬丰祭,不如在世厚养。
清明节还寄寓着生命清明的内涵。当我们站在先辈的坟冢面前,不由感到生命的脆弱,这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诗歌里如是写道:“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从死想到了生,继而想到人生的意义。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每年清明,不少地方都会组织学生祭拜烈士英魂,在先烈身上,凝聚着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最高意义;缅怀先烈,也是一次重要的生命教育和德育教育。
古人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还蕴含着风气清明、生态清明的内涵,祭扫之风应“清明”。孔子论祭,说“祭如在”,即祭祀祖先,当如祖先真正在场一样,满怀敬重,可以有祭品,但更应该有的是一份虔诚和敬意。可是一段时间以来,生不厚养、奢葬丰祭屡有发生。很多人祭祀拼豪阔、讲排场,放鞭炮、燃烟火,不仅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还侵扰山林,践踏草木,甚至引燃山火,破坏了生态。如今不少地方还流行“豪宅”“情人”“仆人”等“奇葩祭品”,将不良的社会风气引入祭祀中,令人啼笑皆非。因此,随着时代进步,祭扫之风也应该移风易俗。比如捧束鲜花去扫墓,在亲人坟前栽些花草树木;或者带着一家老小到坟前鞠躬、默哀、静思,祭品虽然简单,但祭扫的仪式感和肃穆感却不减。
总之,过一个清洁明净的清明节,才符合“清明”的本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慎终追远、生命清明、生态清明、风气清明的文化内涵不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涵养并传承我们的清明文化,让文化更有厚度,让生命更有厚度。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