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王忠元在为患者治病。徐晓玲摄
中新网大连3月17日电 题:海岛上的两代“行医人”
作者 杨毅 徐晓玲
这是一户特殊的海岛家庭,父子两代同为“行医人”。50年前,父亲坚持服务于偏远的海岛乡村卫生事业,从未间断;50年后,他把心爱的儿子从大城市拉回海岛,接过他未完成的事业。 这对海岛父子“行医人”就这样默默地守护在海岛,为百姓的健康而努力着。
父亲王兴祖为患者治病。 徐晓玲 摄
父亲:矢志不渝五十载,热心乡医为百姓
远在黄海深处的大连石城岛,现有家庭2700户,9800人。过去,这里由于地处偏僻,受潮水限制,每天只能有一趟客船往返陆地,村民们自嘲的说:莫患病,患病无人医。1960年,作为村里一名“文化人”的王兴祖,经上级卫生部门指定为这个村的卫生员。这一干就是五十年,海岛的一条条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他背着药箱走村串巷,上山采药,到田间地头送医送药……
当时,作为海岛村合作医疗站的一名“赤脚医生”,王兴祖为了把这份工作做好,认真向下乡来的县里的医生们学习常用的医疗、卫生防疫常识,学习农村中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以及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和处置方法,并在实践中摸索、积累和运用。认真研究医学技术,通宵未眠是常有的事。为了学针灸,他不知在自己身上扎了多少针,遭了多少罪,才练就了今天的手到病除。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农村卫生条件落后,麻疹、大脑炎、结核等疫情常在农村肆虐,为了提高村民的免疫能力和健康预防意识,王兴祖夜以继日地做好村民预防工作。除了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开展诊疗工作,他十分注重学习,翻看医书,请教陆地上的同行,探寻为百姓治病的良方,把一个个经过实践的土方法送给百姓,使村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生死由命,预防多此一举”的错误观念。
几十年间,王兴祖不知治好了多少海岛人的疾病,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问诊多少次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可看到自己坚持两年零八个月治好了海岛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小儿麻痹症患者,看到他娶妻生子生活很好时,王兴祖说,这个事我很难忘,也很知足,因为我做了一个应该做的事,尽了一个乡村医生应尽的职责。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王兴祖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从满头青丝干到鬓发斑白,依然还在默默无闻地尽职尽责。期间,他既可以到陆地去发展,又可以到海岛中心医院拿起铁饭碗,可看到村民期盼的目光,他始终踏踏实实地做他的乡村医生。他说:“看到乡亲们备受病痛折磨,因处置不及时而延误病情,因救治不及时而离世时,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和哀伤。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做的不就是这种好事吗?”
儿子:薪火相传又十载 默默奉献守安康
今年40岁的王忠元是王兴祖的儿子,小时候他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只记得父亲常年都在村医疗点工作,家里大事小情全是母亲操劳。等他大学毕业再回家时,几乎成了“陌生人”。那时他还不理解,父亲不辞辛苦也要守护的到底是什么?长大后,王忠元渐渐明白,“乡村医生”是怎样的一个职业,而作为乡村医生的父亲,正是用他的辛勤付出守护着全村人的身体健康和家家户户的幸福生活。
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填报志愿时,王忠元也走上了学医之路。刚毕业实习时,他接过父亲的“枪”,成为村卫生点的“主力军”,过起了四处走访的日子。“其实,我们就像乡亲们的家庭医生,只要他们需要,我们都会立刻赶过去。”王忠元说,他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村民凌晨两三点打来电话求助,他也二话不说穿衣出诊。
很多村民都说,王兴祖一家是村里人的福音。东升村有位70多岁的老村民,40多年前,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他的家庭比较困难,儿子又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同样70多岁的老伴。考虑到老人身边没人照顾,王忠元就经常往老人家里跑,不仅帮他检查病情,在生活上也是能帮就帮。
和父亲一样,王忠元实习期满,被石城乡中心医院录用,而他如今已在海岛医生这个岗位上工作10年多了。用王兴祖的话说,“我希望我们父子俩能够为海岛百姓的平安健康尽点自己的力量。”
几十年的行医路,王兴祖父子二人出诊无数次,但从来没有向村民收过一分钱的出诊费,遇到那些家庭困难的村民,他们连药也一并送给村民。因此,父子二人在海岛广大村民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和人缘,成为了享誉四乡八村的民医,海岛群众送他们雅号“咱岛的好人”、“妙手大伯”等,他们的家庭更是被当地多次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王忠元说,“我们不求干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是有价值的……”(完)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