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电总台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推出《奋斗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全媒体访谈,邀请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走进直播间,和您一起关注盛会、畅议国是。
第九集:抢占科技制高点 跑出创新加速度
本期走进演播室的三位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地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要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作为。三位嘉宾都是活跃在江苏政产学研创新一线,对科技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用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王秦选择的关键词是“创新引领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个是我们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又一个重大的新的论断。
全国政协委员乔旭选择的关键词是“创新加速度”。创新就像一列列车,要集人才、平台、信息、市场资本等创新要素,每一节车厢的动力同时发力,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所说的聚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陈丽芬选择的关键词是“产学研齐发力”。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科技引领,基础研究主要是在高校科研院所,我们很希望和学校、和研究所能够一起发力,一起来创造江苏的新动力。
其实我们梳理一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一个高频热词叫“基础研究”,是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政府工作报告》则在“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里进一步提出“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校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为什么要把基础研究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呢?
【乔旭:聚力基础研究 强化创新源头】
乔旭委员说,加强基础研究,应该说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要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就必须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江苏现在正在聚力创新,我们也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加强各个领域的前瞻性的部署,打通基础性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通道,从而更好地发挥基础研究作为创新链源头供给的重要作用。
那么,目前基础研究在江苏省已经发展到什么状态了,还有什么样的短板需要补齐拉长?
【王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强化基础研究】
王秦代表说,近年来江苏主动地融入国家的创新体系,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在国家基础研究布局当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十三五”以来,江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过了7000项,这个稳居全国各个省份的第一位。江苏共有97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的科技奖励,这个也是稳居全国省份的第一位。尽管江苏在基础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变化,我们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短板。所以下一步我们重点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发挥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更加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这样一个环境,让广大的科技人员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发挥国家级的重大平台的集聚引领的作用,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创新高地。
基础研究特别重要,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而原始创新又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市场竞争力才会变强。纺织业作为传统行业,它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那我们能够脱颖而出,在原始创新上做了哪些功课?
【陈丽芬:发力自主创新 赢得市场竞争】
陈丽芬代表说,阳光集团一路走来,坚持不断地创新,成为了国际著名品牌的金牌供应商。陈丽芬介绍,像我今天身上穿的这个衣服,从面料到服装全部是阳光自主研发,也是走出过国门的面料。陈丽芬代表说,习总书记说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这一点我们体会非常深,只要有了自主的核心技术,在市场上肯定是非常有竞争力。阳光集团每天有50多个新品面料问世,累计申请的专利1837项,品牌价值达到193亿,连续三年居行业之首。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实现产品的高品质、高附加值,才能在市场上赢得话语权、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怎么样集聚第一资源、用好人才富矿,“两会我想说”互动板块上有很多网友留言讨论。
一位网友发来了一段自拍视频:作为一名创业者我想说,跑业务不如招人难。优秀人才用脚投票,除了看用人单位的条件,所在地区的落户、购房等配套政策也很重要。
网友“声声曼”说,我是一名海归,看到国家如此密集地出台惠及海外留学生的人才政策,让我备受鼓舞,对未来信心满满!
网友“海洋饼干”说,我是一名高校老师,希望《政府工作报告》里针对科研人员提出的“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等政策快点实施,让科研人员的价值得到更多尊重。
三位嘉宾也回应了各位网友的关切。
【王秦:完善创新人才政策 营造科技创新“小气候”】
王秦代表说,江苏全省的研发人员达到75万人,年均增幅超过了11%,江苏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是100名,这个在全国省份当中也是位居第一位,所以在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当中,赋予了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的决策权。在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方面,深入实施创业江苏行动,建设全国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孵化载体群,下一步我们还是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积极地落实和完善我们各项创新创业的优惠的政策,来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的小气候。
【乔旭:产教融通 服务创新驱动】
乔旭委员说,高校应该是输送人才的供给方,我们要融通各种力量,建立产教融合贯通的培养机制,第一个就是要连通社会资源,要实现联合办学和开门办学,把学院建在地方、建在企业,对接产业行业的需求。第二个是融通教育资源,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会按照需求来开展这样一些教学活动。第三个是畅通培养途径,要在学校里头就要进行跨界、跨专业、跨学科的一些人才培养,真正成为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
【陈丽芬:培育创新人才 调动创新积极性】
陈丽芬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发现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人才,目的是为了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所以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打好内培、外引、留住、用好这个组合拳,我们设立了企业的创新奖励基金,对于发明、对于改革,我们会根据项目进行奖励,同时我们在科技研发投入上,我们是上不封顶,所以充分调动了我们企业创新人才的许多积极性,设立更加有吸引力的创新奖励机制,允许犯错、允许失败,甚至还允许他们到社会上去闯一闯,走不通再回来。这样他们才会留下来,跟着你一起发展。
不管是强化基础研究,还是打造科技人才的队伍,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见效。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时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以总书记讲话为指引,近年来江苏在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探索。
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凭借“项目经理”、“一所两制”等新模式,省产研院吸引全球创新资源集聚江苏,目前已面向全球选聘51位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累计转化2000多项科技成果,衍生孵化400家科技型企业。率先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成为最优选项。江苏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一项项改革举措打通一个个科研“痛点”,激发起全省上下创新活力,让科技成果更快落地生根。
【王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王秦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非常的重视,在视察过程中,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的机制。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顶层设计下,我们科技体制改革已经实现了从点上攻坚到全面深化的重要转变,比如说,启动建设了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定了实施科技创新的40条政策,2017年我们的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也正式地试运行。下一步我们将集中突破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持建设国家重大的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各类创新主体营造更有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
作为高校和企业,一个技术的提供方,一个是技术的需求方,一项新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在这个链条上,企业和科研单位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乔旭:面向前沿科技 凝聚创新合力】
乔旭委员说,在创新链当中,高等学校应该说是先进理论成果和高端技术产品的原产地,同时它也是关键共性技术和工程放大的平台体。作为学校来讲,一定要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国家的战略需求,以及地方行业产业的发展的需要,确定重点的研究领域和方向,选好课题,凝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系统性工程,单靠一个学校、一个课题组,可能不见得能够开发出颠覆性的技术和原创的成果;我们要加强各个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陈丽芬:承担创新主体责任 企业高校融通创新】
陈丽芬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这一点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我觉得企业应该主动承担起主体的责任,积极地参与源头的创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校的人才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平台资源,加快的科技创新。其实我们接下来还是更加希望我们在家门口,跟江苏的高校来进行对接,在纤维新材料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创建能够领军的创新中心,能够研发一代,应用一代,然后再推广一代,形成一个良性模式。
通过嘉宾的讲诉可以看到,在打通创新链上,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取得一些成果做了介绍。那么,到目前为止,在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上有没有遇到过一些问题?
对此,陈丽芬代表说,希望奖励机制要普惠,一些基础性的、基层的创新成果也要鼓励。
乔旭委员说,关于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目前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对于高校的科技成果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另一方面,学校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在互通互信上面要再下功夫。
【王秦:施行企业普惠政策 架起成果转化桥梁】
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王秦代表说,省政府专门印发《关于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个里面就有对广大的企业给予普惠性的支持。去年省政府一共拿出来11个亿的资金,对6千多家的企业按照他们研发投入的一定的比例给予了支持。2017年,江苏还建立了技术产权的交易市场,主要就是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来把它作为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桥梁。
最后,三位嘉宾分别用一句话来寄语江苏未来的科技创新发展。
【王秦: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王秦: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乔旭:汇英才 筑高地 培沃土】
全国政协委员乔旭:祝愿江苏汇天下英才,筑创新高地,兴实干之风,培创业沃土。
【陈丽芬:科教强省 制造强省】
全国人大代表陈丽芬的心愿:科教强省,制造强省,非江苏莫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抢占科技制高点,挑战世界最前沿,为实现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构建起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3月6日起,江苏卫视每天18:0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媒体演播室访谈《奋斗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敬请关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蒙 张正)